湖北洪山实验室:推动建设“武汉·中国种都”

2月19日,大年初八,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师生们专注地做着实验。

多年来,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农作物遗传改良持续攻关,研究对象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如今,湖北洪山实验室的组建带来了新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洪山实验室主任张启发欣喜地说:“我们可以围绕产业链布局,整合学科和人才,在生物种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引擎。”

在生物种业领域携手攻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关联着农业的发展,也关联着老百姓的饭碗。

湖北是我国生物种业产学研重要基地,武汉正着力打造“中国种都”。全球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全球第一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球第一支试管藕、优质双低油菜品种、优质柑橘、优质鱼、优质瘦肉猪……一个个标志性成果,彰显了我省在生物种业领域的创新实力。

作为新组建的湖北实验室之一,洪山实验室将牵引、汇聚我省生物种业相关创新要素资源,以生物种业科学创新和技术体系建设为核心,开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研究,培育绿色优质品种,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过去做科研,课题组往往是各做各的。而且,基础研究和育种基本上是‘两张皮’,育种和生产又是‘两张皮’。从源头创新到‘消费者的嘴巴’,没有成为一个链条。”张启发院士说,洪山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整合优势力量。

洪山实验室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省农科院等11家单位共建,将瞄准生物种业前沿开展研究,并推动建设“武汉·中国种都”,打造生物种业领域万亿级产业集群。

洪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教授告诉记者,该实验室目前已聚合了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包括9位院士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

“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严建兵说,实验室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集成现有的科技力量,服务种业全产业链,实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命健康安全,力争建成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5楼,展示着一批稻米样品,均是华农水稻团队收集和培育的优良品种。

介绍到其中一种黑米时,张启发院士笑言:“我们这几年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研究出了一款好吃的黑米。”

对于新时期的“稻之道”,张启发一直在思考和完善。本世纪初,他提出“绿色超级稻”战略构想,即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近年来,他领衔的团队提出“双水双绿”种养理念,推动绿色水稻和绿色水产协同发展。针对黑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但口感较粗糙的问题,团队培育出既健康又美味的黑米新品种。

“米饭只是提供淀粉吗?并非如此。”张启发描述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前景:今后,除了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稻米或许会成为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他说,现在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现代生物种业已从过去单纯的遗传育种,发展到覆盖农学、食品科学、营养健康等众多学科。

洪山实验室将主要农作物、主要园艺作物、家畜、水产、微生物纳入研究范围,凝练了5个研究方向——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重要性状的生物学基础、绿色优质品种培育、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

这5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完整的链条。从产业来看,是产业链;从食品来看,是食品链;从科学研究来看,是创新链。

张启发表示,实验室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瞄准未来农业,扎根18亿亩耕地解决“卡脖子”问题,引领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让中国人的身体更健壮、让中国的农业永续发展。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