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预制菜乘风起,餐饮食材进入“大单品”时代

3月28日,《中国餐饮食材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2024中国餐饮产业峰会上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餐饮食材市场规模预计为1.88万亿元,同比增长9.9%。报告称,我国餐饮食材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餐饮食材在经历了综合食材时代、细分食材时代后,当前已经进入“大单品”时代。

食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刚需行业,餐饮行业2023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餐饮行业收入达52890亿元,首次步入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4%,增速高于其他消费领域。餐饮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餐饮食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消费者对餐饮品质需求提升、餐饮连锁化率增长以及食材管理和规范化强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餐饮食材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4年餐饮食材市场规模预计为1.88万亿元,同比增长9.9%。此外,我国餐饮的连锁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3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达21%,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餐饮连锁化程度的提升,拼的是背后食材供应链的实力。同时,其他因素对食材产业的促进作用也颇为显著。例如政策端带来的利好,提升了食材产业的规范化程度;冷链物流的不断发展巩固了食材配送的“生命线”,确保食材的品质和新鲜度;餐饮数智化的日益成熟则为食材产业的高效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餐饮企业对柔性定制的需求加速了食材产业的升级等。

餐饮食材进入“大单品”时代

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提高自身供应端的效能,一些食材企业采用“大单品+辅助产品”的策略,以构建相对稳定的供应体系。通过精心打造大单品,这些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扩大市场份额。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樊宁表示,从食材企业的产品特征来看,餐饮食材在经历了综合食材时代、细分食材时代后,当前已经进入“大单品”时代的深耕期。随着餐饮产业精细化程度的提升,市场扩容速度加快,餐饮食材产业链的生态化特征更加明显,餐饮食材市场的参与者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樊宁表示,比如餐饮食材的角色分工走向精细化,活跃在种植/养殖端、加工端、流通端和平台端的参与者构建了更加复杂的生态网络。其中,细分赛道出现更多的“单打冠军”,互联网跨界选手则为餐饮食材产业带来了更多创新模式与思路。餐饮食材供应链企业在资本端也赢得不少关注。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整理,2023年全国食材供应链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57起,数量较2022年同比增长18.8%。就企业类型来看,鼎味泰、新和盛农牧等食材供应商,时食链、聚美味等食材供应链服务商,均获得资本的青睐。除了食材加工商之外,资本还关注食材交易平台、冷冻配送平台等的投资价值。

水产预制菜乘风而起

报告称,2023年,受到日本排放核污染水事件的影响,我国以水产品为主的日料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红餐产业研究院“2024年餐饮消费大调查”结果显示,有15.6%的日料消费者表示不会再去消费日料,50%的日料消费者表示消费日料的频率会减少。与此同时,我国“海鲜陆养”的模式正在兴起并发展壮大。据报道,2023年新疆、内蒙古、甘肃、湖北等地的海鲜迎来大丰收,产品包括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鳗鱼、石斑鱼、青蟹等。水产企业愈加重视深加工环节,产出附加值高、应用场景多元的水产预制菜。近年来,水产企业凭借原料优势与加工技术,布局水产预制菜以拓宽产品线,例如国联水产(300094)、恒兴集团、通威食品、翔泰渔业、百洋股份(002696)等。报告还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国餐饮食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从供应链协同到产品创新、从市场趋势到地域特色等均有详细的剖析。对于餐饮食材企业来说,掌握食材价格的运行规律、关注食材未来的发力点、进行柔性生产都有利于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安全、保鲜、口味的追求也将推动食材产业技术实现新突破。


来源 | 中国商报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纪晶

监制 | 田国英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