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

1.水霉病(白毛病、水绵病、肤霉病、卵丝病)

[病原]水霉或绵霉的一些种类。

[临床症状]霉菌菌丝侵入鱼体伤口,并向内、外生长。当外菌丝蔓延扩散后,病鱼体表长出一束或多束灰白色棉絮状物,似白毛状,故又称“白毛病”。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且常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物摩擦现象,食欲减退,最后,患处肌肉腐烂,瘦弱而死。

[流行规律]此病常年可见,以晚冬和早春最为常见,水霉菌生长水温为5-26℃,最适繁殖水温为13-18℃。

[预防方法]①在拉网、捕捞、运输或放养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②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淤。③亲鱼在人工繁殖受伤后,要及时用聚维酮碘或高碘酸钠进行消毒处理。

[治疗方法]外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五倍子末、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同时内服氟苯尼考和维生素C钠粉,拌饲投喂,药物使用剂量参照产品说明书。

2.烂尾病

[病原]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黄杆菌等。

[临床症状]疾病初期,可看到鱼鳍外缘和尾柄处有黄色或黄白色的黏性物质,继而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腐烂,疾病严重时,尾柄处肌肉出血、溃烂,尾鳍烂掉,骨骼外露,不久即死亡。

[流行规律]此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可呈现出暴发性流行,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3-11月。

[预防方法]①在放养过程中注意避免鱼体受伤。②用生石灰做好清塘消毒。

[治疗方法]外用戊二醛、大黄末等全池泼酒,同时内服恩诺沙星、加减消黄散、维生素C钠粉等,拌饲投喂,药物使用剂量参照产品说明书。

3.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临床症状]病原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鰓上,大量寄生时,病鱼身体消瘦发黑,离群独游,不摄食。在水中表现出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止,头部和吻周围呈微白色,黏液分泌增多,症状类似于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

[流行规律]此病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对不同年龄养殖鱼均能感染,但对鱼苗和夏花鱼种危害最大,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5-8月,流行水温20-28℃。

[预防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暴晒池底,杀灭虫卵。②鱼苗或夏花鱼种入池前,用高碘酸钠浸洗。

[治疗方法]外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计全池均匀泼酒。同时内服雷丸槟榔散等,拌饲投喂,药物使用剂量参照产品说明书。

4,烂鳃病(开天窗)

同草鱼烂鳃病。

以上来源于“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经湖北省渔业科技超市授权发布。



来源: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编辑:刘昭恒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