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畜禽种业打好“翻身仗”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并提出“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芯片”,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畜牧业竞争的焦点。近日,本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科技创新引领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了解到,2020年我国肉类产量7639万吨、禽蛋产量3468万吨;牛奶产量3440万吨,科技创新为保障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和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畜禽种业创新水平大幅提升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表示,良种作为畜牧业的源头,决定了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畜禽养殖时间早,已经形成了优质的品种群体、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形成了完善的推广体系,而我国发展现代畜禽养殖只有短短数十年,在育种效率上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说,“目前,我国在经历了引进选育与自主培育相结合的阶段后,正向自主创新引领的方向迈进。”

农业农村部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10多年来,畜禽种业创新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我国以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等为素材,培育出100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黄羽肉鸡全部是自主培育品种,京红、京粉系列蛋鸡配套系打破了国外公司的种源垄断,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填补了我国瘦肉型白羽肉鸭原种的空白,2020年两个配套系推广量达到12亿只,占全国市场的36.5%,打破了国外品种的垄断。

目前,我国在良种培育及推广应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秦玉昌表示,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牢牢掌握畜禽育种领域核心技术,政、产、学、研汇集力量下决心解决畜禽种业“中国芯”问题。只有掌握了畜禽育种核心技术,畜禽产业的“命门”才会掌握在自己手里。

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速自主选育畜禽新品种

种质资源是种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资源,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系948个。在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指导下,依托在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的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联合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建设和完善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服务平台网络。

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原产地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护与遗传材料保存相补充、国家与地方相衔接,建成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199个,省级场、区、库458个。

多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种质资源,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以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为主要素材,自主选育出了一批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北京油鸡为素材,培育出“栗园油鸡蛋鸡”和“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在保持北京油鸡肉、蛋品质风味基础上,产蛋量、繁殖力和饲料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优良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肉蛋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在肉牛育种方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地方开展了地方黄牛品种的选育提高。目前正在培育“平凉红牛”,力争将其培育成高档牛肉专用品种,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和风味牛肉的消费需求。

在羊育种方面,培育了“高山美利奴羊”,填补了高海拔生态区细型细毛羊品种的空白,实现了我国高山细毛羊培育的重大突破。与地方联合培育了“鲁西黑头羊”新品种,适应我国北方农区舍饲养殖。

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畜禽种业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十四五”将是建成种业强国的开端之年、起步之年,也是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2019年,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了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作为种业创新的两大重要抓手之一,其将与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共同推进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提升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表示,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十四五”中国农科院将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在畜禽种质资源、重大品种培育、条件能力建设、成果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部署。

记者了解到,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项目正在加快立项和建设,实现我国畜禽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核心功能,建成后将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为我国现代种业自主创新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畜禽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也是畜禽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力点。为此,中国农科院将以种业核心技术原始创新为导向,构建前沿畜禽生物技术创新平台,重点研发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表型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衔接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

新时期畜禽种业要适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资源高效、环境友好、优质多元的畜禽品种,达到种源安全、产业安全和动物源食品供给安全的要求。中国农科院将加强畜禽重大品种培育,重点培育高效白羽肉鸭、瘦肉型猪、高产肉牛和高繁肉羊等生产效率为首要育种目标的重大新品种,同时开展地方黄鸡、地方黑猪、地方黄牛等以风味物质含量为主要特征的优质高繁高效新品种,为养殖业高效生产提供优质种源。

要打好畜禽种业翻身仗,加强科企融合推动畜禽育种产业化是重要环节之一。中国农科院将推进联合建立院企现代化育种平台,加速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推进肉鸡、肉牛等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实现高效扩繁、市场推广、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

来源:农民日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李金霞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