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唯一入选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王建兵:种地是我的事业


阅读提要

9月22日,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作为2300万湖北农民的优秀代表,武汉市金色惠农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兵光荣上榜。

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坚持用办企业的理念种地。王建兵坦言,种地,早已不仅是为了生存、吃饭,而是他这辈子孜孜以求的事业。

在规模化种植中寻找突破

9月19日清晨,武汉市东西湖区杜公湖畔的金色惠农合作社分拣中心内,黄瓜、茄子等一筐筐抽检合格的蔬菜正在装车。

7时,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兵来到现场,随着业务的发展,分拣中心要扩容1000多平方米,周末正好得空,他来看看。

“做农业很辛苦,周末无休是常事。”回顾创业历程,王建兵说。

44岁的王建兵是河南开封人,18岁开始将老家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将老家的香菜空运广东,打破了“百里不贩青”的俗语。后加入了北京一家农业公司武汉分公司,天赋加上努力肯干,很快成为公司华中区的销售高管。

十几年摸爬滚打,2008年,他萌生农业创业念头,在东西湖区承包了546亩土地,准备一展拳脚。

小麦套种西瓜,等收割后再种玉米,王建兵定下种植模式、憧憬着收获。

天不遂人愿。先是连绵阴雨,小麦和西瓜长势不尽如人意,等到了玉米扬花授粉期,因刮干热风导致绝收,第一年创业,王建兵损失了50多万元。第二年,他将沌口的房子卖掉了,连着种了3年地。王建兵赔光了积蓄,年轻气盛的他不愿服输。

多次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班后,王建兵意识到,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向企业集中生产管理是一种趋势。他决心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当年,来自省内及周边省份的近90名菜农加入合作社,次年,金色惠农合作社成立。

规模化种植的好处立显。通过合作社模式,统一采购生产物资,直接节约成本15%。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6278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超过7万元,带动256名社员脱贫致富。

田间涌现一批能手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王建兵的做法是“借脑”,长期聘请省农科院、武汉市农业推广站专家为合作社的技术顾问,指导合作社基地种植和新品种研发。

依托这些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他先后实施了东西湖区“无花果新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水果萝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农技推广项目。

王建兵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创新管理模式,提出标准化生产,统一提供农资、技术指导,把田间地头变为“生产车间”,对于按照标准种植的农产品进行回购、统一销售。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合作社实行产品溯源,扫描外包装二维码,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全环节信息一目了然。

科技赋能,金色惠农合作社涌现出一大批种田能手。截至目前,合作社种植户中,被评为省级科技示范户的有30户,自建绿色认证种植基地112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0余亩,联合建立十堰、恩施等战略合作种植基地8600亩。

胸怀大志笃定前行

“正在和一家知名物业公司商讨合作社区团购,客户群体有28万户。”展望未来,王建兵说,社区团购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也是合作社新的经济增长点。疫情期间,金色惠农在社区开展团购服务,是武汉市政府第一批保供单位。不断档、不涨价。从1月23日至5月23日,金色惠农向社区、超市、隔离点、方舱医院等配送各类农产品共4590吨,向中南医院、天佑医院等一线抗疫单位和困难居民捐赠蔬菜、水果24吨。

受疫情影响,湖北农产品一度出现卖难。疫情期间,王建兵帮助周边农户销售420余吨农产品。

除了抗疫保供,对农业满腔热情的王建兵还积极开展产业扶贫,2019年,帮助国家级贫困县大悟当地农民销售大米280万斤,使119户农民实现增收。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艾红霞 刘澍森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艾红霞 刘澍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