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气温升高,养殖户要关注这些病害,用药防治更要谨慎!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点击上图进入垄上水产百师讲坛直播间,学习各类水产养殖技术!)

5月份,随着“立夏”“小满”两个节气的来临,气温、水温逐步升高,天气多变、晴雨交织,养殖水体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和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压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造成密度过高,增加发病风险,加上一些养殖户盲目用药,引起应激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醒各地务必注意。根据分析,今年5月份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一、病情预测

(一)鱼类疾病

1.鲤春病毒血症: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鲫、金鱼等,水温在12℃~18℃时流行,主要通过鲺、苍鹭等以及带毒鱼进行水平传播。新疆、山东等北方鲤、锦鲤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南方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水温10℃~33℃均可发生,其中以22℃~28℃最为严重,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江苏、湖北、北京等鲫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水温18℃~28℃时易流行,主要通过水体、患病鱼粪便、黏液等水平传播。广东、北京等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4.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辽宁、北京、河南等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7.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繁殖适温为15℃~25℃,寄生处形成小白点。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8.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全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2℃~29℃,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9.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适宜水温12℃~33℃。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在20℃~30℃时流行,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虾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Ⅰ,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对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水温在16℃~32℃时流行,可通过粪便、同类相食等途径水平传播,带病毒苗种流通是该病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各对虾、罗氏沼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等,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虾类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天~35天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高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4.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可感染所有生活阶段的对虾,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水温24℃~31℃时感染率较高,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此外,这一时期鱼类还需注意防控鮰类肠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诺卡菌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刺激隐核虫病等病,甲壳类注意防控偷死野田村病毒病等病以及因水质恶化、天气变化、缺氧等引起的非病原性疾病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二、防控措施

1.投放健康苗种。选购苗种时,要从有生产资质的苗种场购买,并查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在投放苗种前,注意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原。还要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

2.做好养殖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体开始活跃,一旦遇到不稳定环境,极易诱发病害,可用生石灰、氯制剂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

3.加强养殖生产管理。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应激反应;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使用优质饲料,合理投喂;及时调节水质,适时增氧,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4.防止盲目用药。一旦发病,要及时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咨询专家,切记盲目用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出处: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广东省2020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5月份广东省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逐步增加,特别是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鱼柱状黄杆菌病、诺卡菌病、刺激隐核虫病、虹彩病毒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和对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同时,5、6月份广东省即将进入台风季节,需要提前做好强降水强对流的渔业生产应对措施。同时,随着4、5月份水产苗种的逐步投放,渔业进入繁忙季节,应该加强苗种筛查,选育优良苗种,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各项工作。

一、病情预测

1.淡水养殖品种:细菌性败血症、鱼柱状黄杆菌病、诺卡菌病、刺激隐核虫病、虹彩病毒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和虾肝肠胞虫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重点关注草鱼、乌鳢、鲈鱼、锦鲤、对虾等品种。

2.草鱼:鱼种阶段易发生出血病、烂鳃病,重点关注免疫注射率低的粤北山区池塘养殖区域。

3.乌鳢:往年大鱼易发生诺卡菌病,重点关注珠三角主养区。

4.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主养区。

5.鲈鱼:易发生虹彩病毒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

6.锦鲤:易发生锦鲤疱疹病毒病,重点关注中山、江门、东莞和广州地区。

7.海水鱼:易发生神经坏死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等,重点关注潮州市、惠州市、珠海市、阳江市和湛江市。

8.虾类:易发生虾肝肠胞虫病、虹彩病毒病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粤西主养区。

二、防控措施

1.随着气温、水温的上升,养殖对象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养殖生产者要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四定”原则投饲,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2.雷雨、副高压天气现象频繁,鱼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注意观察水质和鱼虾的摄食情况,发现缺氧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采取增氧等措施,必要时投放增氧剂。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暴雨前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并添加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及抗应激能力药物,防止水环境突变产生应激而暴发病害。

3.5月前后是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一个高峰期,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各沿海市要加强监测,密切注意该病的流行动态,及时做好防控工作。(1)网箱合理排放,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做饲料。(3)淡水浸浴病鱼3~20分钟,酌情在浸泡液中加入抗菌剂。(4)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提高抗病力。

4.4月初广东对虾养殖发生局部死亡现象,经调查是受连续降雨,池塘老化和苗种质量较差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因此,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前应加强检测,特别是检测近年来携带率较高的虾肝肠胞虫病,虹彩病毒病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筛选无病毒携带的苗种,同时养殖过程中加强管理,定期监测、消毒,改善养殖环境。

5.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阶段容易发生早期死亡综合症,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1)用含溴制剂对塘底进行消毒。(2)根据盐度的不同,搭配草鱼、革胡子鲶、美国红鱼或军曹鱼等进行混养。

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出处: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2020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湖北省5月份气温逐渐回升,水温也随之升高,水产养殖生产进入生产旺季,大多数养殖品种已进入正常摄食生长期。养殖水体中各种细菌、寄生虫开始滋生繁殖;白天水温高,夜晚水温低,昼夜温差大,容易造成水温突变引发鱼病。

一、病情预测

湖北省5月水产养殖常见多发病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车轮虫病、白斑综合征、鳖溃烂病等。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团头鲂、鲢、鳙、黄鳝、鳜、加州鲈鱼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历年来对我省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全省各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2.烂鳃病: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是一种较常见鱼病。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鱼等,应引起各养殖区域的重视。

3.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黄鳝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导致流行。

4.车轮虫病:由大量、多种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疾病。适宜发病水温20℃~28℃。临床症状主要是“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等,是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我省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养殖密集的鱼池,连续阴雨天气尤其容易引起暴发。

5.白斑综合征:水温18℃~30℃时易暴发该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我省小龙虾养殖区及稻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6.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温20℃以上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在温室养殖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稚、幼鳖至成鳖均易感染。一旦发病,持续期长,危害较大。我省公安、京山等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此外,这一时期还需警惕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黄颡鱼细菌病等病发生。

二、防控措施

1.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采取科学规范养殖措施进行水产品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提高鱼体免疫力;优选抗病力强品种,降低发病率,减少渔药使用。

2.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如复方三黄散、大黄精华素)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3.寄生虫病防治需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机体结构和寄生规律选用合适药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对已感染的池塘,可采用国标渔药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中草药制剂驱虫散等药物治疗,尽量选择高效无毒药物治疗。

4.病毒病白斑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繁殖时选用经检疫不带病原的健康虾作为亲虾;投喂优质饲料,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力;保持水质良好,控制养殖密度,改善虾的栖息环境。预防可用聚维酮碘0.3~3.5mg/L全池泼洒;或氯制剂国标渔药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出处: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2020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5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水温平稳回升,雨量充沛,日照时间延长,鱼类生长迅猛,水产病害也进入了高发期。应加强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关注天气情况,做好应激处理。

一、病情预测

1.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鱼类小瓜虫、车轮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3.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盐城、泰州、扬州、等地区。

4.甲壳类蜕壳不遂、烂鳃病、肠炎病、虾类白斑综合征:重点关注泰州、宿迁、扬州、南通等地区。

二、防治措施

1.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养殖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充分消灭各种病原,选择健康、抗病力强的鱼苗,提高饲料质量,增加鱼体免疫力,发病塘口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水体和食台,同时可选用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

2.鱼类小瓜虫病、车轮虫病

鱼体在越冬前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水温升高后,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鱼体感染,寄生虫病暴发,可选用市场上一些安全、高效、无公害的驱虫药物加强管理,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机体结构和寄生规律选用合适药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尽量选择高效无公害的寄生虫病药物治疗。

3.河蟹肠炎、蜕壳不遂

在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种植水草,做好水草养护,培殖螺蛳,合理施肥,调控水质,改善底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蜕壳前在饲料中增投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河蟹机体抗病力。

4.虾类白斑病

虾类养殖池塘彻底消毒,做好底质改良和水质培育,加强虾苗检疫工作,严防带病虾苗引进池塘。

5.其他注意事项

(1)曾经发病的鱼池,要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晒1周。

(2)保持水环境稳定,减少鱼体应激,做好水质调控,遵循科学投喂原则,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注意避免过度投喂,

(3)购买和投放苗种时应询问苗种产地发病历史或送有资质机构进行病毒检测,避免投放带毒苗种。(出处: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2020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20年5月,广西各地天气变化频繁,气温回升,养殖水温也快速回升,养殖水体水质状况不佳,极易引发各种疾病。

一、预测预报

1.养殖对虾:易发白斑综合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偷死病等,白斑综合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

2.淡水养殖鱼类:易发溃疡综合症、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链球菌病、草鱼出血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等,流行性溃疡综合症和小瓜虫病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桂东、桂北淡水养殖区域。

3.海水养殖鱼类:易发溃疡综合症、刺激隐核虫病等,且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沿海海水网箱养鱼区域。

4.养殖龟鳖:易发腮腺炎、溃疡综合症等,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桂东、桂北龟鳖养殖区域。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养殖对虾

(1)放养不携带特定病原、体质健壮、体长大于1厘米的虾苗,且集中培育虾苗,培育期间经检测不携带病原微生物后再放养到养殖池。

(2)每10-15天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水质及水体中的弧菌,适当补充碳和镁、锌,稳定藻相,保持良好的水质。

(3)每10-15 天定期用硫代硫酸钠改善养水质。

(4)每隔15 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5~7天,每天一次。

2.养殖鱼类

(1)适时加水和开机增氧,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改善水质和底质;水质状况不佳可用硫代硫酸钠改水,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预防疾病发生。

(2)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和驱虫散3~5天,每天1次,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

(3)苗种放养前,彻底清池消毒,投放健壮苗种,入池前用3%的生理盐水加免疫增强剂消毒10~15分钟。

3.养殖龟鳖

(1)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每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预防疾病发生。

(2)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益生菌5-7天,每天1次,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和流行。

(3)苗种入池前用3%的生理盐水加免疫增强剂消毒10~15分钟。

(4)引进苗种先在养殖场所外隔离养殖20天以上,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养入养殖池。

(二)治疗措施

1. 对虾白斑综合征及偷死病

发生拟似病情,先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次日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渔药加三黄粉加免疫增强剂,每天 1次,连喂 5~7 天。

2.小瓜虫病或刺激隐核虫病

用高碘酸纳或浓(稀)戊二醛溶液或小瓜敌杀(主要成分为槟榔、苦参、姜粉)遍洒,每天一次,隔5~7天用1次,连用3次;同时,每公斤鱼用0.3~0.4克驱虫散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连喂5~7天。

3.溃疡综合症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水质较差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依次用五倍子末和聚维酮碘溶液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3天;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7天。

4.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先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次日用国标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和三黄粉及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7天。

5. 龟鳖腮腺炎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池塘养殖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用国标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小池养殖的适时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同时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及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7~10天。一个疗程后,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免疫增强剂,每天一次,连喂5天。

6.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全池均匀泼洒甲苯咪唑溶液,隔5~6天再用1次;同时,每公斤鱼用0.3~0.4克驱虫散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连喂5~7天。(出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辽宁省2020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5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各个养殖品种进入放养的时期,在放养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养殖池塘清整消毒是放养前的主要工作。放养苗种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受伤,放养前要注意温度、盐度等理化指标,降低苗种对环境的应激反应程度,以提高苗种放养成活率。本月是池塘投放苗种后的第一个月,养殖环境好,常规病害较少发生。  

一、病情预测  

1.鲤鱼、草鱼、鲫鱼、鲢鱼:易发生水霉病、竖鳞病、鳃霉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2.大菱鲆易得红嘴、腹水、烂鳍病。重点关注葫芦岛工厂化养殖区。  

3.虹鳟鱼易发生传染性器官坏死症、烂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本溪、葫芦岛、丹东重点养殖区。

4.海参:易发腐皮综合症。同时注意池塘草害及有害藻类影响产生中毒现象。重点关注省内沿海池塘养殖区。  

5.河蟹:易发生腐壳病、蜕壳不遂病。重点关注盘锦稻田养殖区、苇田养殖区。  

6.海蜇:注意低温冻伤。重点关注丹东养殖区。  

7.罗非鱼:易发生水霉病。重点关注葫芦岛、朝阳养殖区。  

二、预防措施  

1.鲤鱼、草鱼、鲫鱼、鲢鱼水霉病、鳃霉病、竖鳞病等注意养殖水质的清新,鱼池的消毒,控制好放养密度。分塘不要过早、过晚,建议在水温在8-14℃范围内进行;在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仔细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早春降低水位,尽快使水温升高;尽快肥水,改善水质,避免塘水混浊。在5月中下旬向养殖池塘加注新水,同时全池泼洒底质改良剂和水质消毒剂各一次,控制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2.室内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流水养殖虹鳟鱼,这个时期应投喂营养全面、新鲜的饵料。同时还可以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各种免疫增强剂,提高大菱鲆和虹鳟鱼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定期对生产工具和养殖池消毒,保持养殖用水的洁净。  

3.海参腐皮综合症:一是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二是调节水质,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和换注新水,换水注意海水的各项理化指标。

4.河蟹:养殖池彻底消毒,放养健康没有伤的蟹种,可防止腐壳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饵料,可在河蟹集中蜕壳时投喂加蜕壳素和磷的饵料;日常保持水质优良、稳定,使水呈弱碱性,可预防蜕壳不遂病的发生。

5.海蜇:养殖池水温稳定在18度以上时放苗。放苗后注意倒春寒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加深水位保持水温。  

6.更多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辽宁省分诊平台)查找,也可选择相关专家进行诊疗。(出处: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大虾仁



(扫上图二维码加“蟹妹”,回复"小龙虾"、"螃蟹"、"黑斑蛙"、"鱼"、"商户"、"鲈鱼"、"黄鳝"、"泥鳅"、"甲鱼"、"鳜鱼"、"黄颡鱼"、“螺丝”关键词进入相应水产交流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