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理当是科技人员的特殊职责与权益

科普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孜孜不倦地搞好自身科研成果作为积累;还要“学”字当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底气。

在我们这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们普遍认为科普属于一种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公益教育。党中央与国务院对科普高度重视,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深刻诠释了科普与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也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名从事气象业务技术、科研、服务、科普工作60年的科技人员,长期的科普实践使我认识到:科普应是科技人员的一种特殊职责与权益。

在这个要凭科技实力竞争的时代,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已刻不容缓。通过在基层的实践感受可知,人民群众在各种生产生活中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能为科研、科技创新提供客观需求。当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后,不仅能在实践中检验、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且他们本身就是蕴藏着热爱科学、创新思考的个体或群体。早在1982年10月,江陵县广播站《农业科技》节目播了一篇我撰写的题为《江汉平原光热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科普稿,此文的播出引发岑河镇一位农民开发出了新的种植模式,争相为人效法,也为我后来参与申报承担、主持后续重点项目及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不能不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人民群众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多年的科普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普实际上是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职责及权益,这不仅仅是因为党和国家、人民都很重视,更是因为投身科普是一种特殊精神享受。

科普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孜孜不倦地搞好自身科研成果作为积累;还要“学”字当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底气。比如我推广的“生态立体农业优化模式”,本质就是要促进社会生态进步,在科普上既要瞄准周边区域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及社情,又要从栽培技术入手,指导农民从播种到销售都能趋利避害。

科普也要抓住人们的心理,比如农民朋友一般的想法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结果常常“物以多为‘贱’”,那么在科普讲解中我就会打趣地讲:为防止某产品过剩,就应“你种甜的(甜瓜),我就种辣的(辣椒);你种西瓜,我就种东(冬)瓜”。不仅是授课,写科普书、文章都要讲究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但前三性是主要的,尤其是实用性。比如春播期间,气象部门惯常重视早稻烂秧的低温阴雨预报并提出预防措施。可在烂秧年份,早稻移栽后又存在何种农业气候趋势呢?早年我曾在《湖北气象》发表了《早稻播种期冷暖状况与产量趋势研究》一文,若3月下旬、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连续偏低,即易烂秧的“冷年”,则对应绝大多数年都是增产;相反这两旬如果平均气温偏高,是有利于播种育秧的“暖年”,多数却是减产。究其原因,冷年之所以增产,是对应以后各发育期气象条件较好:首先,返青、分蘖至幼穗分化的气温常有连续两旬偏高,有利于分蘖早发,能为多成穗奠基;其次,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较少受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22℃的低温或高于30℃的高温危害,有利于提高结实率;最后,灌浆充实期36℃以上的高温日数较少,有利于提高千粒重。而暖年之所以常减产,是因未来上述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差,与冷年几乎相反,故要防灾减灾夺高产。这在科普宣传上就有了新的发展,并应用至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有就是重大气象事件,多表现在范围广的严重气象灾害上,此时公众最需要科普来释疑。如2010年7月12日,针对南方先后出现的11次强降雨,我接受了《科技日报》的采访,并发表了《不可忽视南方强降水的“天漏”现象》一文,讲述在南海季风暴发后,阶段性降雨的趋势将会特别明显,这便是一个与暖冷空气对垒“异曲同工”的、夏季风遇山脉阻挡后“迎风坡”降水增量的机制——“天漏”现象,并说明在我国武夷山、南岭、武陵山、大别山、大巴山、大娄山等地,其迎风坡与背风坡都有类似“天漏”与“雨影”的现象。加强“天漏”地区的灾害防范措施,具有防灾减灾的普遍意义。此文发表后,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政府门户网站也用《气象专家:不可忽视南方强降水的“天漏”现象》加以转载,可见其被重视程度。

随着世界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时发生,这就更需要科普为之解惑,并指出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使各级政府早加防范,使人民群众具备防灾减灾意识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 为配合两个服务体系建设,我专著了《农用气象解读》一书,针对需求,以农家测天窍门、特异气象溯源、生活气象揭秘、物候说奇不奇、因天科学施策、巧用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为章节加以解读;采取特征感受、针对性立论、烘云托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等构思与手法普及气象知识,解除农民生产、生活的部分疑难。即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科学务农水平,又起到了促进新农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作用。

中国气象局一贯重视气象科普工作,我也因此得到了诸多支持和荣誉,在职工作期间两次被授予“全国气象科普先进个人”;主持参加贫困乡科技成果推广,两次获“全国气象科技扶贫先进集体二等奖”,并被《中国气象报》聘为特邀气象科普作者,在中国气象报(网)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同时,《科技日报》等展现我国科技风貌的媒体也对我多年的基层科研、科普工作给予了鼓励,正因如此,我获得过19项地(市、厅)与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退休后,我又陆续撰写、编著了《中国东亚热带农业湿地高效种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4本图书,这些带着“露珠”和“泥土”之韵的书册饱含着我对气象科普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我退休至今20年来,不但经常为《科技日报》撰稿并接受访谈,持续发表文章,而且还多次接待新华社数位记者的采访,在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新华网”发表气象科普文章数十篇,很多文章都被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发、转载。

来自国家的重视,来自部门的支持,还有无数来自社会的关爱,是一种无形的支撑,让我在近几年病患缠身中依然能以良好的心态为气象科普坚守。可以这样说,气象科普事业是我毕生所爱,如今我也把它视作发挥余热的最佳途径,在气象科普园地中笔耕不辍已成为我延年益寿的“秘诀”和“妙方”。(黄智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