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只种水稻产业单一,现今稻虾养殖“带活”江夏贫困村

广大的水田里,一边种水稻,一边养殖小龙虾,每亩能增加产值2000—3500元。最近长江日报记者在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看到,稻虾养殖“带活”了贫困村。

科农村位于梁子湖畔,属于革命老区,也是武汉市最南的贫困村。2015年11月,市食药监局派遣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在工作队入驻前,全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主要以耕地种植和水域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11月6日,在科农村村部办公室,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一本本厚厚的文件夹,里面详细记录了三年来每一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生活变化。科农村党支部书记黄友平说,村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些变化不仅记录在纸上,更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46岁的陈金武去年从住了几十年的土坯平房搬到了两层新楼内。 “去年我养了30多亩田的虾,今年规模已经超过100亩。现在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一台小轿车。”陈金武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过去他每年的收入仅够温饱。

科农村过去产业单一,就是水稻种植,单靠种田很难脱贫。2015年底,市食药监局负责人进村考察发现,科农村水田面积较广,适合特色水产养殖,于是带领街道、村干部和养殖大户到潜江学习稻虾共作养殖技术。陈金武就是村里被带动起来第一批搞稻虾养殖的人。

借助稻虾养殖,每亩能增加产值2000—3500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陈金武这批养殖户的带动下,示范效应显现。目前,该村基本普及并初步形成小龙虾繁育、养殖产业链条,今年鱼池和稻田养殖面积达到1300多亩,超过80%的村民都开始养虾。

2018年4月,市食药监局再次挑选精兵强将接力进驻该村,新队员在老队员传帮带下,迅速进入状态,爱心帮扶3年不断档。驻村队长臧庆表示,全体扶贫队员都把自己当成科农村人。今年以来,重点对资金贫乏、技术缺乏、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户、无房户进行了倾斜帮扶。

针对村容村貌较差的现状,工作队积极与福州商会、周黑鸭集团联系,共筹集资金40余万元,用于美丽村湾建设,并且购置乒乓球台、音响等设备丰富村民文娱生活。

除了稻虾养殖,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里还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发掘乡村旅游、培育中药材种植产业等,多种途径扶贫,让科农村焕发了勃勃生机。去年已实现整村脱贫,今年最后两户贫困户也将实现脱贫。(记者吴曈)

来源:武汉晚报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石樱

垄上水稻社群

为广大乡亲提供

水稻病虫害防治、天气预报、田间管理、增产增收等信息。

水稻夺高产

就来垄上水稻群

赶紧添加客服17720356779(微信电话同号)

加入我们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