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立足保水护水,实现兴渔富民

十堰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以水养鱼,以渔净水,成功探索出山区保水护水和兴渔富民协同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发展了陆基圆池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生态流道等养殖模式,全市设施养殖规模达204万立方米,2万从业者增收致富。

产业升级,主动转型探索

十堰地理区位独特,境内河流水库众多,水资源丰富,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是生态、绿色、有机渔业养殖生产的理想场所。

十堰的好水好鱼,广受市场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如何破解既坚决落实“十年禁渔”,又引导退捕渔民致富增收的“两难”“多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十堰创新求变,政府引路,主体探索。

从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部、省“十四五”渔业发展规划中探寻转型出路,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设施渔业发展,组织有关县(市、区)赴山东、河南、江苏、浙江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坚定信心。主打丹江渔家菜的北京“丹江渔村”为破解原料不足的难题,修建直径22米的水泥圆池养殖丹江口翘嘴鲌,开始探索设施渔业模式;清网上岸的老渔民成立奔富渔业专业合作社,先后试验流道养殖、集装箱养殖等现代渔业发展模式,最终“牵手”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成效显著。

丹江口市奔富渔业专业合作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经过探索发展,十堰优质的水资源得以盘活,走上渔业发展“转型路”。

政策引领,激发发展动能

把设施渔业作为“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连续三年把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四优”产业中的绿色食品饮料业重点产业链来培育,编制《十堰市设施渔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市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市陆基设施渔业的意见》,市财政每年统筹1000万元,从要素保障、基地奖补、金融支持、渔业保险、联农带农等方面支持设施渔业发展。

服务开路,聚焦绿色健康

围绕设施渔业发展瓶颈和短板,着力开展科技、服务创新,打造“洋博士”、“田秀才”和“土专家”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开展合作,组建设施渔业专家服务团队,从本地水产养殖大户中遴选优秀人才组成市级服务团队。

服务苗种繁育,根据设施渔业需要“以养定种”,建成4个省级水产原种场,建成翘嘴鲌工厂化繁育基地,年繁育能力15亿尾;组织专家集中力量攻关本地拟尖头鲌、多鳞白甲鱼等适合开展设施养殖的品种,先后繁育成功。

服务科技赋能,郧西县大力推广设施渔业渔光互补,养殖用电成本下降一半。搭建数智渔业平台,全县重点养殖基地实时监控、水质预警、自动投喂一网呈现。

十堰郧西金钱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渔光互补项目

服务主体培育,坚持扶持本地、引进外来和转换其他相结合,扩大主体规模。郧阳区立足资源筑巢引凤,引进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主体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的湖北汉江鲟鱼谷产业园项目,一期已投产。

汉江鲟鱼谷生产基地

两位90后程序员被十堰的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吸引,转型渔业生产,创办丹江口市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设施渔业。全市累计培育设施养殖主体126家。

精准发力,聚焦“丹江鲌”品牌

建立了“丹江鲌”产业链联席会议制度和调度机制,组建了“丹江鲌”供应链公司,启动了“丹江鲌”商标注册,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团队系统开展“丹江鲌”品牌策划,着手拟定支持“丹江鲌”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制定“丹江鲌”地方标准,严格强化全市域外淡水鱼准入、生产、加工全过程规范管理,力促“丹江鲌”产业高质量发展。

机制护航,带动致富增收

推动全产业链联农带农助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创造性探索建立兴渔带农机制。

以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水产原种场为骨干,以192家渔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土地流转、用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与村集体及村民实现利益联结,带动全市2万渔业人口增收致富。郧西县探索政府出资建设,集体资产入股,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带动5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

房县国有企业水投公司出资成立房县鑫和渔业公司,养殖大户进驻经营,利润按比例分成。

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大柳乡左溪寺村以村集体为主体发展设施渔业,带动120余户参与设施渔业生产。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刘友智

监制 | 田国英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