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掏粪”的虫子,一大哥靠它竟然产值过亿!您认识吗?

前不久我们去河南新郑考察好的致富项目

遇到了一位刘大哥,这位大哥可了不得,

他的产业已经覆盖全国,产值上亿,

据当地人说他的故事也不少,

小编表示很好奇。

为了给咱们接风,刘大哥特地在桌上摆满了小零食,要说大家都很熟悉小时候很熟悉的一种零食,就是猫耳朵了。看到就能回忆起童年的味道,可这位刘大哥家的猫耳朵吃起来感觉就不太一样了!

好奇的记者问了一下!

结果惊呆了!

刘大哥:这个看着像是猫耳朵,可是这个口感有点不太一样,因为它原料不同,我们这个看着是猫耳朵,但是我们是用这种原料做的。

原来记者们吃的猫耳朵,

就是由眼前这些蠕动的虫子做成的!!

不敢想不敢想!

这个虫子人吃进去不会出问题吧。

一阵浑身颤抖之后,肠胃表示没有不适。

原来这个虫子叫黑水虻,

本身就可以拿来炒菜吃,还可以打成干虫,

一个是营养价值高,再一个口感也不错。

您可别以为黑水虻只能吃,它的用途可多着呢!

黑水虻是一种腐食性昆虫,幼虫在自然界以腐烂的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为食;而且,黑水虻幼虫对盐、调味品、食物毒素及其他化学添加剂不敏感。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可全天24小时进食。

刘大哥:实际上,黑水虻这个虫子,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消灭各种垃圾,幼虫可以把餐厨垃圾吃掉,吃完之后可以产出两种有用的东西,一个是昆虫蛋白,一个就是有机肥。它拉的粪是有机肥,虫体本身就是很好的昆虫蛋白。

黑水虻在适宜的条件下,24小时内可处理约800千克的餐厨废弃物。对处理死鱼、烂果、猪粪、剩饭菜等常见的有机废弃物特别有效。这样看来,黑水虻就是妥妥的环保卫士啊。刘大哥也是从10年前一次科技论坛会上认识黑水虻的。

2008年,刘杰想方设法从韩国科学院聘请了一位专门从事黑水虻养殖的专家,在河南郑州建起了国内首家黑水虻资源应用研究所。然而,从韩国带来的黑色指突水虻不产卵,折腾了近两年,韩国专家放弃研究回国去了,刘大哥的三十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

这次的出师不利并没有击垮刘杰对农业的坚持。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奶牛场采集到了一种类似黑水虻的小昆虫。

实际上我最早在国内当地发现黑水虻,也是在牛粪堆里找到了黑水虻的卵跟幼虫,准确来说叫亮斑扁角水虻,习惯上我也给它取了个名,就叫黑水虻,并且还编了个百度百科,大家慢慢的都叫黑水虻了。

原来,韩国的黑色指突水虻虽与中国的虻虫是近亲,习性却有很大区别,出现水土不服导致不产卵。这次跟牛粪打交道,发现中国本土黑水虻,这让刘杰看到了希望,回乡后,他重新开始了养殖中国本土黑水虻的道路。

这次,命运没再和刘杰开玩笑,坚定的信念加上养殖技术不断的提升,刘杰的黑水虻产业越做越大,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黑水虻效益这么高,那在咱们湖北有市场吗?

刘大哥:实际上,现在黑水虻养殖湖北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一个,中国养黑水虻最权威的院校,在咱湖北,华农这科研方面比较先进;再一个湖北的需求量比其它地方大。

小小的虫子,既能做成食品,

摇身一变,还能成为环保卫士

将餐厨垃圾吸收转化,

成为禽类的有机饲料。

下一步,

刘大哥也打算在湖北尝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继续扩大黑水虻的养殖规模。

(责任编辑:曹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