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监利七旬铁匠坚守57年打造10万件铁艺农具

俗话说:“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在监利市柘木乡柘木桥社区,七旬铁匠龚爱清却从14岁当学徒入行到现在,坚持打铁半个多世纪。

打铁炉里火势正旺,红红的火光照亮了71岁龚爱清的脸庞,他正在观察毛坯铁器煅烧的状况。

龚爱清:“把一块铁折起来,把钢放在中间,放在炉子上直接烧,等它烧到一定程度,就把钢和铁打得粘起来。”

一把刀要成型,要经过反复捶打、煅烧,还要用砂轮打磨,用钢铲手工打磨开锋。

龚爱清:“一个人做的话,一把刀大概要打三个半小时。”

一件铁艺农具的打造,要反复捶打成百上千遍,常年在高温铁炉旁抡大锤,龚爱清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一做就是57年。他14岁拜师,学徒5年期满,龚爱清正式出师,成为柘木农具厂的铁匠师傅。

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柘木农具厂也相应撤销,当时的龚爱清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龚爱清开起了打铁铺,为村民打铁、修农具。靠着打铁手艺,龚爱清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赢得了远近闻名的好口碑。截至目前,龚爱清手中的铁锤总共打造了10多万件铁器,大多数是农业生产工具,如锄头、镰刀、钉耙等,龚爱清说只要身体健康,就会一直做下去。

龚爱清:“打铁不吃香,不过我搞这个事,为农民兄弟提供了一些帮助,我心里还是感到很高兴的。”

如今的龚爱清,最希望这个古老的手工巧艺能一直被记住,被不断传承。

龚爱清:“打铁技术不容易学了,手和眼睛要配合起来,因为手里拿着东西,用锤子用力锤,不是三两天能练的好的,一般打铁的学3年出师,不能太短。”


来源:荆州新闻网记者 徐雪晴 刘畅 通讯员 徐凯 谢岳成

编辑:黄俐琦

主编:谢珊

编审:刘友智 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