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有着1800年的历史,是我国仅有的四座保存完整的县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最著名的民俗,就是火龙灯会。每年的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古城大街小巷耍火龙,祈求风调雨顺、祛除瘟疫。其庞大的龙灯队伍、精湛的制作工艺,粗犷的舞蹈风格和火红的灯会场面,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鄂豫陕地区享有盛名,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近年来,由于疫情等原因,火龙灯会一度停办。
今年,上津镇政府响应群众呼声,因势利导恢复火龙表演,千年“火龙”重出江湖。那火红的场面,不仅烘托了节日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团结的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传承千年,上津火龙“重出江湖”
2月2日晚6时,郧西县上津古城的火龙灯会“重出江湖”。
上津火龙会始自唐朝,一直延续至今。后来由于疫情等原因,一度停办。
上津镇有着1800年的历史,是我国仅有的几座保存完整的县级古城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县级古城。2007年,上津古城被国家评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最著名的民俗,就是火龙灯会。古城人对今年的火龙灯会特别期待。
2日的上津古城有些阴冷,上午还在下雪。下午5时,古城墙上早已人头攒动,一个个脑袋从城墙垛口处东张西望。成群结队的人陆续朝水秀广场赶来。
他们都想抢个好角度看看十年不见的“火龙”。
夜幕降临,在街道深处走来一条“火龙”,30多米长,烛光摇曳,摇头摆尾。街道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呼雀跃。黑压压的人群簇拥着“火龙”往前挤。古城顿时喧嚣、沸腾起来。
孩子坐在父亲的肩上,欢呼、尖叫、拍手。孙子牵着爷爷在人群中左躲右闪。年轻的女子一边慌忙地提起裙摆,一边探头张望。手机齐刷刷地举过头顶抓拍镜头。耍龙人头绑红巾,腰缠红带,手举龙灯,雄赳赳地往前赶。“火龙”所到之处,人群迅速分开,让出一条通道。“火龙”刚过,人群又瞬间合拢。
水秀广场上摆着两张方桌,方桌上放上猪头、鱼、全鸡、香纸、红烛等祭品,装满小麦大米的升子里插着红香。德高望重的老者点起香蜡,燃起香裱,炸响爆竹。用一只白公鸡的鸡冠血兑好三碗酒一齐摆上,最后用粗毛笔蘸上鸡血酒为火龙点睛,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祛除瘟疫、国泰民安。
老者高唱开光词:“东接四海龙王,南接观音慈航,西接西天佛祖,北接老君太上,中接玉皇大帝;一求瘟疫不起,二求风调雨顺,三求五谷丰登,四求六畜兴旺,赐福人间苍生,保佑国是隆昌……”
开光仪式结束,庞大的龙灯队伍沿着古城墙,由南门进,穿过老街,从北门出,再到每一条街巷舞动……家家户户点香烧表放炮,迎接龙灯的到来。
火龙喜“烧”,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龙灯刚过,两只由鼓钹开道、铜铃引路的狮子飞奔而来。它比龙灯少了几分神秘与威严,多了一分强悍与勇猛。
烟花爆竹放得正燃,凡是龙灯、狮子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烟花和爆竹一齐上阵,大烟柳如金蛇吐信、巨蟒吐雾,亮花子则银光闪烁、火树银花,火龙在扭动翻滚,狮子在奔腾跳动,街道成了一片灯火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玩灯时,凡整体龙灯不能到达的偏僻村院,两盏排灯要挨家上门道喜,表示整体龙灯队伍到来,决不能漏家掉户。
“上津”一词最早见于《水经注》,源自北魏太和年间地理学家郦道元之 “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上津古城,也被称为“天子渡口”。“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历史上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设州。尽管被历代政权争夺征战,但其历史上水运要道的地位从未动摇。
古时候,陕西商洛、山阳、镇安等地的商家带着骡马队,武昌、汉口、襄阳、郧阳、白河等地的商家提前用商船运来外地商品,纷纷云集上津,使上津灯会变成了鄂、豫、陕三省的贸易盛会。那时,街上车水马龙,地摊沿街皆是,店铺生意兴隆。上津灯会,使古城贸易经济伴随着火龙灯会的起源而发展,在上津文明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津与水有缘,因水而生,因水而长,因水而兴。
今年70岁的李锡兵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长期搜集、整理、研究火龙文化,对“火龙”的来历如数家珍。“其实,火龙本名并不叫火龙,而是叫水龙。”李锡兵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上津城位于金钱河畔,历史上一直是水码头。之所以叫水龙,是因为当时十年九旱,民众祈求东海龙王施恩布雨,就以“水龙会”的仪式进行纪念。
只是“水龙”耍起来,烛火摇曳,一团红火,再加上烟花爆竹燃放,更是火红一片,于是人们就直观形象地叫它“火龙”。人们都希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因此就口口相传,约定俗成火龙灯会。
上津的灯会讲究的是一个“烧”字,烧得越红,年成越好,象征着红红火火。各种烟花对着舞龙人的脊背“烧”起来,鞭炮贴地放起来,让舞龙者动,让舞龙者跳。在烟花的夹攻之下,舞龙者不断跳跃翻腾,牵动着整个龙身运动,美其名曰“火烧发”。
李锡兵介绍,上津火龙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的细腻委婉,把人们的意愿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融为一体,象征吉祥,有祈求平安、追求幸福的意思。
身中有“数” ,火龙制作有讲究
上津火龙的制作颇有讲究。一般耗时一两个月。正月十二出灯,十三、十四、十五晚上是真正玩灯的时间,也是灯会最精彩、最热闹的时候,元宵节之夜为最盛,正月十六是禅灯的日子。在金钱河畔绕转三圈,龙灯被堆到一起,付之一炬,金钱河畔火光冲天。
火龙制作人一般都是篾匠。龙骨用篾编,龙身皮纸糊,龙灯得用羊油蜡,这样才能保证火龙的原汁原味。
李锡兵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火龙一般为十二节,象征一年十二月。闰月就增加一节,十三节。闰年增加一节龙灯,还得同时增加一个配件,与闰月的龙灯相连。配件须做成闰月当年生肖的样子。今年闰二月,配件就做成兔子。
火龙一般长30多米,龙头高3米,共有56个配件,谐音“吾食禄”,表示物产丰实,获得幸福。闰年就是58个配件,谐音“吾实发”。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火龙的蜡烛总数均为118只,对应天上118位神仙。火龙队伍的长度是265米。“2”“6”“5”分别寓意为成双成对、六六大顺、五谷丰登。
火龙的标配是“灯盆大鼓”、两个“排灯”(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蛟引龙”、都督旗、龙凤旗、“万民伞”、花鼓灯、芭蕉扇、亮狮子等。
耍龙一般需要180人,分组轮番上阵。仅龙头就达80斤,需要4个青壮年轮流上阵舞动。
火龙开启名“请龙”,中途休息叫“歇龙”,火龙暂停称“卧龙”,火龙回家谓“禅龙”。
上津火龙灯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玩就是三年,多则数十年,中途可以歇几年,遇到天灾病疫之年不玩。
上津火龙表演的“议程”主要有三项:第一项为请龙、点光、念祭词;第二项为玩灯、戏龙;第三项则为禅灯,就是将龙灯焚烧,将龙送走,火龙灯会结束。
去年,火龙非遗传承人刘正文获评“全市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我作为非遗传承人,一定要把上津火龙延续下去。”
抢救性保护,火龙传承生生不息
“火龙会的老匠人正在老去,需要抢救性保护,否则就来不及了。”上津镇党委书记王才上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火龙灯会是上津镇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一千多年,深受百姓喜爱。尽管受疫情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火龙会延续几年没有举办,但是,上津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为民服务的高度,倾听群众呼声,依然全力以赴推动火龙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去年腊月,镇政府决定重启火龙表演,由政府引导指导,上津商会主导组织,群众自发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把好事办好。“我们希望通过火龙灯会这个深入民心的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鼓舞群众的精气神,凝聚发展创造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王才上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郧西县正在围绕“两区两圈三带”发展布局,将上津古城打造成“出秦入楚的休闲古驿站”、具有历史底蕴的“小长安”。2018年以来,上津镇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包括明清老街、山陕馆修复及“上津道”民宿、天子渡口水体景观、“三桥两路”、集镇道路黑化等30余个项目。上津镇正在全力打造古城文化旅游产业。
特别是民间对举办火龙会的呼声很高,这也是深入打造、推进、宣传天子渡口、千年古城文化旅游的难得契机。古城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热情本身就是火龙文化的活广告,是政府开展古城文化旅游的动力和源泉。政府就是要引领好、规范好和推动好火龙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让火龙文化血脉不断,薪火相传!
2023年火龙会的主办方是上津镇商会,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捐款,上津镇政府积极协助。
极目新闻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观看火龙会的年轻人也不少。很多年轻人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观看过火龙会,或者只是听长辈讲过火龙会的传说。计划看完火龙会就到深圳电子厂上班的青年魏雨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尽管现在网络很发达,什么样的文化娱乐形式都能看到,但是作为家乡纯正地道的古城民间文化形式,对火龙会感觉还是很亲切,特别是更有年味了。”
文化除了其形式本身熏陶情操以外,还是与从小生长其间的文化体验有直接关系。上津人火龙文化的背后是他们难以言表的乡土、乡亲、乡情。
上津人觉得,若不喜欢火龙灯会,就不是地道的上津人。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韩家成 孙中鑫 徐光意
编辑:黄俐琦
主编:谢珊
编审:刘友智 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