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依托“共享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湖北省江陵县在推进全域旅游过程中,积极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村集体带富致富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依靠土地、劳务和资本“三个合作社”运行模式,依托乡村现有资源,江陵县围绕“共享”做文章,发动群众建设了一批“共享农庄”,让乡村旅游焕发出新活力,让群众在“共享”模式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和共赢。

乡村建起了“共享农庄”

本月初,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的古榆树共享农庄正式开业迎宾,这种“尝鲜”的模式在江陵县是首创。

建设共享农庄的目的是利用村集体的公共资源,发挥村民个体的优势,集中村民的智慧和力量,打造一个属于村民集体享有的共同体,管理由村民共治,收益由村民共享。

共享农庄在江陵算是个新事物,好不好不知道,能否盈利也不知道。趟出了这条路,玉古村的村民攥着一股劲,把共享农庄发展好。

古榆树共享农庄由共享农庄和农场两部分组成。其中,共享农庄3000平方米,包括美食区、农副产品展示区、儿童游乐区和休息娱乐区等;共享农场10000多平方米,包括水果采摘、共享菜园、田园观光和萌宠乐园等。共享农场占地2857平方米,包含游客休息室、垂钓池、葡萄“隧道”、萌宠乐园和草坪露营基地等。

这样的探索,始于今年4月。当时,玉古村把闲置多年的厂房进行回收,以“三个合作社”为载体,成立了江陵县榆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玉古村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总共投资200万元,让村民入股参与经营、管理和建设,在模式上实现了共建、共享,农庄的经营自主权属也就属于村集体所有。

在“共享”中激活发展动能

玉古村将农庄的“共享”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就连农庄的管理人员全部由村民“量才使用”,大堂经理和后厨管理人员全部从村民中优选,服务人员由村劳务合作社派遣。

为呈现古香古色的农家风味,玉古村的共享农庄主推当地特色菜肴,菜色菜味保持地方特点。并组织群众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经过多次试菜和筛选,选出别具特色的“鹤歇元宝”“海南媳妇椰子鸡”等家常味纳入菜单,让游客享受最独特的乡土风味。

同时,农庄每道土菜的烧制,都是从村里请来烧菜高手来烹制完成。游客品味的这些特色美味的食材均由村民自家种养,以此带动“庭院经济”发展。

为了提升游客的游园体验感,瓜果、蔬菜和家禽等食材都是现摘现采现加工,让游客品尝绿色、新鲜和放心的食材。

为了脱困村民的收入渠道,玉古村还围绕“后备箱经济”做文章。将村民自产的大量优质的农副产品展示给游客。“游客在游玩时,还能有东西带走。”

通过做足“共享”的文章,目前,玉古村正在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安巡逻等,并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红黑榜”评比等多种形式的自治活动,为共享农庄发展续添动能。

经过约1个月的探索和实践,玉古村村民的收益已呈现多元化特点。村民除获得经营分红、务工报酬等直接收益外,还通过土特产销售将农产品就地转化。再加上配置的民宿、采摘和体验项目,村民的收入渠道得到拓展,共享农庄已经初步显现出发展潜能。

“村民有事干,村庄变干净了,矛盾纠纷变少了。”玉古村共享农庄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这个“共享模式”的探索,玉古村的产业路径进一步明晰,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脸上无不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从“共享”出发,抱团合伙发展

玉古村共享农庄的探索,让江陵县兴起了“共享热”。目前,全县已建设了9家共享农庄,还有18家以“共享模式”为基础的乡村农庄正加速推进。

江陵县郝穴镇荆江村就是其中一个案例。围绕“村企共建”,荆江村主抓粮瓜菜基地工程和荆江农庄等工程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激活新动能。

目前,郝穴镇依托靠近县城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出了“一村一农庄”的发展思路。目前,一个投资近490万元,以道路提档升级和环境综合为主的项目正加速推进,以此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江陵县秦市乡淘龟乐园共享农庄景致

在荆江村,当地动员村里的经营能人,打造了荆江农庄。这也是一个以“共享”为概念的乡村农庄,其核心目的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实现让更多的村民共赢。

荆江农庄建设面积达538平方米,按照接待游客100人次设计。目前,荆江村正按照“共建共享、合作致富”的理念,发动村民参与到共享农庄的建设中,让村民变成股民,让村集体的收益村民共享。

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拦路虎”。荆江村紧盯发展短板,探索多方资本合作模式,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本着与股东共享收益,荆江村采用“1+6”合伙人经营模式,即1名大股东携手6名小股东,共同参与到农庄的经营和管理,并以股权占比参与收益分配。“这样真正实现了利益共享,发展更能持续。”荆江农庄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荆江村还以村集体的鱼塘使用权入股,与农庄共享产出收益,这样就极大补充了农庄的资金投入不足。

“优先采购本村农产品,与农户共享资源。”荆江农庄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挖掘村民家庭散养禽类和村民自家种植的有机蔬菜,自家养殖的鱼虾蟹等资源优势。“将新鲜优质的食材端上农庄餐桌,还能让游客吃好之后有东西带走。”

不千篇一律,“共享农庄”也要办出特色

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治理共享,最终目的还是收入共赢。“村民的腰包鼓了,才是发展的目的。”江陵县秦市乡孟家垸村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共享的内涵。

发展共享农庄,要依托本地优质的资源。秦市乡有什么?如何破题?

过去,秦市乡以龟鳖养殖闻名,曾一度成为江陵本地响当当的名片。结合当地龟鳖养殖的优势,秦市乡在孟家垸村乌龟养殖基地,打造了一个淘龟乐园共享农庄。

淘龟乐园共享农庄,占地150亩,总投资100万元,农庄做足了“龟文章”。有人甚至还提出了“带闺蜜,吃龟肉,赏乌龟”这个奇特又新颖的传播口号,而这也切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也为周末亲子游提供了新鲜、有趣的选择。

江陵县白马寺镇厨邸香共享农庄一隅

目前,淘龟乐园共享农庄已经配置了龟鳖科普养殖展览及实验室,还有电商直播平台,并打造了“共享菜园”,还有乌龟垂钓和特色烧烤、共享厨房等功能性版块。“可以说,让游客来了就能体验一场互动性极强的乡村旅游体验。”该村共享农庄负责人说。

和玉古村、荆江村的共享模式类似,孟家垸村的共享农庄也采取了“市场主体+村集体+合作社”的共建共享模式。共享农庄的主体由村集体入股,合作社提供场地,市场主体出资并负责经营管理。

“市场主体、村集体和合作社三方受益,有钱一起赚。”孟家垸村相关负责人说,共享的目的是让更多村民受益。为此,对于缺乏资金和管理手段的村民,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力和农产品参与入股,实现资源共享,受益共赢。

和江陵其它正在探索的共享农庄一样,孟家垸村也采取民调评选特色菜,再汇聚成共享农庄的菜谱,然后形成标准化的菜单,供全乡各村的共享农庄使用。“千条路径,万条路径,为村民增收才是王道。”孟家垸村相关负责人说,共享模式要结合当地特色,挖掘资源优势和潜能,千方百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聂良荣 陈清扬

编辑:邵一玲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