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俗名: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长江河豚。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可能已灭绝)。
外形特征:白鱀豚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成年白鱀豚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体体色略深。白鱀豚身长约1.5-2.5米,体重100-150千克,最重可达230千克。
辨识方法:白鱀豚嘴巴狭长,前端略上翘;呼吸孔位于头顶稍偏左;眼很小,在口角后上方;背鳍呈三角形,尾鳍呈新月形。
分布区域:历史上白鱀豚分布上至宜昌的黄陵庙,下至长江口,同时在钱塘江上游也有分布,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白鱀豚。2007年8月8日,白鱀豚被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二、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
俗名:鲟鱼、鳇鲟、鳇鱼、大腊子。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中华鲟身体呈梭形,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色;体侧具有五行骨板,尾鳍上叶长于下叶。成年中华鲟可达四米多长,体重可超过800千克。
分布区域:目前仅长江中下游及近海水域尚有发现,其他江河中近乎绝迹。
种群现状:1980年,在宜昌葛洲坝江段,中华鲟的亲本数超过2000尾,1990年代后期,下降至1000尾以下,2010年以来,在产卵江段探测的成鱼数量不足100尾。从2003年开始,中华鲟的产卵活动呈现出逐年后移的趋势,繁殖规模和繁殖效果逐渐下降,至2007年葛洲坝下产卵场的主产卵区功能消失,至2013年首次出现自然繁殖行为中断,2014年到2016年又连续3年在葛洲坝下江段监测到少量自然繁殖;2017-2021年再次出现连续5年繁殖活动停止,表明产卵场功能衰退已使得自然繁衍难以维持。
三、白鲟(学名:Psephuyrus gladius)
俗名:象鱼、象鼻鱼、箭鱼。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白鲟身体呈梭形,上下颌均有尖细的牙齿,嘴巴呈长剑状,由前到后逐渐变宽;身体上没有骨板状的大硬鳞,仅在尾鳍上有一列棘状鳞。
辨识方法:白鲟具有长剑状的吻部,体色较浅,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分布区域: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成年白鲟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经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域。
种群现状:白鲟已多年未有发现,最后的发现记录分别在2002年江苏南京和2003年四川宜宾。2006-201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长江上游进行了多次的报讯调查,除了水声学发现疑似白鲟信号外,试验性捕捞并没有捕获白鲟个体。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白鲟灭绝。
四、长江鲟(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
俗名:沙腊子、小腊子、鲟鱼、鳇鱼。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长江鲟身体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部皮肤粗糙;嘴巴较短,前端尖细,有2对较长的吻须,身上有5行骨板。
辨识方法:长江鲟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体一般较中华鲟小。体表较粗糙,侧骨板上下体色分界明显。相比于其他杂交鲟或外来鲟种,长江鲟嘴部较钝圆,平直不上翘。
分布区域:长江鲟是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重庆至宜宾江段,在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偶见,洞庭湖、鄱阳湖等大型湖泊中也有发现记录。
种群现状:长江鲟在20世纪70年代初占长江上游合江江段渔业总产量的4-10%。此后,长江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近十多年来,长江鲟已没有自然繁殖发生。目前长江中的长江鲟多为人工增殖放流个体。
五、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俗名:扬子江江豚、江猪、黑鼠海豚。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长江江豚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嘴巴短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长江江豚成年体长在1.4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7米,雄性要略大于雌性。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中。
种群现状:根据2017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果,长江干流和两大湖泊中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约445头、鄱阳湖约457头、洞庭湖约110头。目前,我省已经建立起两个江豚迁地保护区,其中天鹅洲国家级保护区天鹅洲故道的江豚种群数量,从1990年的5头,历经三十年发展壮大,到2021年4月调查发现其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01头。何王庙省级江豚保护区于2015年建立,保护区成立至今共迁入江豚20头,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保护区江豚数量已增至32头。随着《长江保护法》和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我省在长江干流发现江豚野外种群的数量和次数明显高于往年,特别是宜昌、武汉等江段,最近两年发现江豚群体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2021年6月份,汉江潜江(天门)江段已多次发现江豚身影,这是近30年来的首次发现,充分证明了我省长江、汉江禁捕后渔业资源的有效恢复,对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种群的壮大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
外形特征:大鲵体型肥壮,头部、躯干部扁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大鲵尾巴较短,呈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分布区域: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我省大部市州均有分布,特别是恩施州、十堰市、黄石、黄冈、神农架林区等山区分布较广。
种群现状:栖息地环境破坏和过度利用对大鲵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大鲵人工繁育、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我省大鲵野外种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恢复。
七、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
俗名:黄排、血排、粉排。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VU(易危)。
外形特征:胭脂鱼身体侧扁,鳞片较大,呈圆形;头部较短,嘴型圆钝,嘴唇发达;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
辨识方法:背鳍基部占鱼体体长一半以上,背鳍外形似风帆。
分布区域: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长江干流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段分布较多。
种群现状: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胭脂鱼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一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葛洲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野生群体数量不断下降。随着长江禁捕的实施,胭脂鱼野外种群的数量有望得到恢复。
来源: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渔业资源养护处
编辑:殷明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