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一带持续高温,大部最高气温达36℃—39℃,局部达40℃以上,可部分地区,晴热天中却现“跑暴”现象,阵雨甚至强降水、雷电、飑线大风、冰雹等又接踵随机发生,公众大惑不解!
“高温”与“跑暴”堪称是阴阳、相貌、性格全异的孪生一对,主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泡制。通常在7月小暑前后,“副高”脊线向北跨过北纬25度即大约北纬30度左右,主雨带即北移到黄河流域。这时,长江中下游正处在“副高”控制之下,梅雨结束常进入酷热少雨伏旱期。因“副高”东部尤其是脊线附近是强烈的气流辐散下沉带,又在气流下沉中被压缩“绝热增温”,会出现持续晴热天气。可在“副高”的西到北部边缘地区,却形成一暖湿气流输送带。当西风带有低槽或低涡东移经其上空时,在系统性上升运动和地面不稳定热量释放所造成的上升运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使充沛的水汽凝结成对流云(积雨云)产生强降水,这已为多年来的不争事实。
正由于“副高”西部处于其边缘或因其相异部位自身强弱调整,在其内部存在控制薄弱地段,反会成为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导致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尤其还存在地势高低、地貌水旱、城乡、植被等下垫面的差异,像鄂西以及鄂东(北)等部分山区,在地面吹偏南风时,也会在那里出现气流受阻现象,暖湿气流因动力上升作用遇冷,水汽达到饱和即会形成积雨云,在下午到夜间一旦其发展成熟,便释放能量,就会有俗称的“跑暴”的强对流天气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在炎热天气发生的“跑暴”,尤其是一小时内出现降水达数十毫米、降温可达5℃—7℃以上、瞬时风力达8级以上的飑线大风等过急灾象,对农作物与人们的健康都会带来危害,故务须加强防范。
文章作者: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黄智敏 杨青青
责任编辑:王艳平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