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趁雨势渐小,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陈家湾村果农陈毅轩,一路小跑赶到山坡上,将一筐筐摘好的夏橙运上轨道。
往年夏天,陈毅轩家的40多亩成熟夏橙,需要近200多个小工肩挑背扛,仅这一项成本每斤就需0.4元。今年,他在果园安装了地面单轨果园运输机和空中索道。按下遥控器,不到半小时,一车15筐约600公斤的夏橙,就沿轨道转运至山腰,再经空中索道转运至公路装车。
如今,泄滩乡像这样的果园轨道运输机有318条,每斤夏橙采摘成本可节约0.15元。全县长达13万米、681套脐橙田间轨道运输系统,22台植保无人机,正在让秭归柑农告别肩挑背驮的历史。
2020年,秭归入列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橙子和这片土地,迎来变迁。
从“看天收”到数字种植
在郭家坝镇烟灯堡村,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形似路灯的灭虫器将连贯的橙园间隔成块。在这200亩晚熟脐橙数字化种植示范园,气象墒情自动采集设备、害虫探测仪等数据收集智能化设备遍布林间。
“每棵树干周围都有4个蓝色滴管半埋在树下,一直连至200米外的操作室。”该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寇志伦介绍,这是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果园管理者仅需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浇水、施肥。与此同时,根据气象、墒情设备采集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数据进行管理,每亩柑橘能节水70%以上,节肥40%以上,省工90%以上。在秭归,这样的数字化种植园已有近万亩。
生长、采摘、运输、销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信息处办公室,负责人陈力轻点鼠标,几秒钟内,12个乡镇的脐橙产业链数据跃上“三峡柑橘产业大脑”显示屏。遥感图像、土壤墒情、种植户信息、橙园管理乃至甜度都被一网打尽。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所有数据“云共享”。
距泄滩乡不远的一个洗果厂内,刚从树上采摘的夏橙,在生产线上翻转,经喷洒水洗、过筛后,按规格落入包装箱中。高峰时,该洗果厂一天要洗20吨橙子。
现场负责人介绍,不符合销售标准的次果会被分选出来。品质较好的橙子运送到光电智能分拣车间,在对果实颜色、糖度、水分进行红外线分析后,进行分级打包。近两年,秭归提档升级了一批洗果厂,建设7条数字化分选生产线,采用数字化分选技术倒逼脐橙品质提升,推进脐橙标准化生产。
产业“大脑”数字兴橙
“这几天橙子批发市场价格好,乡亲们都在赶着出货。”夏橙价格实时浮动,每周关注脐橙指数,成了陈毅轩等秭归果农的必修课。
“今年夏橙收购价比去年上涨55.5%。”他指着手机屏幕介绍,这是县里专门为脐橙量身定制的市场晴雨表,产地收购价、电商销售价、市场批发价尽在掌握。“指数能反映脐橙产业产销各环节的价格走势,给大家当数字参谋,橙子怎么卖划算,一看便知。”
秭归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数字技术与秭归脐橙深度融合的文章,秭归正着力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大脑,为全县脐橙全产业链打造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和数据支撑。以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为龙头,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立质量可追溯标准化示范园区,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质量监管。
眼下,秭归不断创新脐橙零废弃精深加工科技成果,先后开发出橙罐头、橙酒、橙粽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80多种,实现脐橙“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
“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消费者的舌尖上!”该负责人称,截至2021年底,秭归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今年上半年脐橙销售已破45万吨。受“数字兴橙”拉动,全县电商企业达到2600家,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秭归脐橙年快递量达1600万件,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郑家裕 聂爽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