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二代接力传承 百年技艺续写新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方水土独有的符号,记录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

在社会各界因部分非遗项目后继无人而扼腕叹息时,湖北的“非遗二代”们却回归了。他们接棒非遗传承,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活力。

90后非遗二代创新式传承

在今年5月31日举办的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首届非遗时装秀活动中,由我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大冶刺绣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刘小红及其女儿彭肖肖带来的大冶刺绣系列非遗产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欣赏和购买。

极目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彭肖肖正坐在绣绷前专注地绣着婚书,金色的丝线在光照下熠熠生辉,让人感受到刺绣这项传统手艺精美而又时尚的魅力。

今年31岁的彭肖肖是大冶刺绣第六代传承人。在彭肖肖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总是点着一盏泛着黄色光晕的台灯,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绣着,母亲手中的针就像画家的画笔,绣出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彭肖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母亲因常年刺绣导致颈椎变形前倾,“小时候觉得刺绣不过是妈妈养活全家的谋生手段而已,没什么特别,而我喜欢唱歌,所以上大学选择了声乐表演专业。”

2016年,彭肖肖出嫁了,母亲送给她一件亲手绣制的嫁衣。这件带有妈妈温度的重工嫁衣让婚礼现场来宾们称赞不已,也就是那一刻,彭肖肖突然理解了母亲这些年坚持刺绣的意义,“我想,刺绣对于母亲早已不只是谋生手段,更是她的人生理想。”于是,彭肖肖决心回到家乡,和母亲一样把大冶刺绣这一美好事业好好传承下去。

母女俩一起创办了刺绣品牌小红绣,但是对这个品牌,母女俩却有着不一样的经营理念,母亲刘小红认为传承刺绣技艺应该用师带徒的传统模式,彭肖肖则认为只有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刺绣,才能让更多的人爱上刺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刺绣大师。”这成为母女俩创业初期一直争论的话题。

怎样才能让刺绣爱好者不会被难度大的传统题材“劝退”成为彭肖肖思考的问题。只有适合当下大众的产品,才可以让大冶刺绣走得更远,手作婚书、宝宝肚兜DIY材料包……越来越多的点子在彭肖肖脑海中产生。为了让大家能更容易地上手,彭肖肖还制作刺绣教学视频放到网络上,让人惊喜的是,没做任何推广,视频就达到了百万播放量。

采访中,记者被产品上写着的“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绣给最重要的人,重要的时刻给重要的你”两句话所吸引。彭肖肖解释,“我们所有的产品设计都围绕着这两句话,不同的产品类别围绕不同的人生重要时刻,用一针一线联结大家的情感岁月。同时,我们的产品都结合当代特点进行改良,在不丢失传统技艺基础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目前,小红绣账号全网拥有粉丝近30万人,发布的免费原创教学视频播放量破亿次。在彭肖肖带领下,新的刺绣模式赋予“绣娘”新的定义,刺绣技能的免费传播能让更多人不限时间、不限地域、零门槛学习刺绣。为了让异地学徒也能得到系统学习,彭肖肖和母亲一起录制刺绣技术系统课程,每次母女二人合作拍摄视频时总是笑声不断。此前因为经营理念不同而时有争吵的母女俩,现在因为共同的心愿变得更加亲密。

“母亲是我最尊重的人,也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们共同的心愿便是让大冶刺绣走进千家万户。”彭肖肖坚定地说。

小小麻花拥有无限可能

5月26日,湖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1987年的杨欢成为116人名单中最年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而这位85后小伙也是随州老字号麻花店“虎福瑞”的掌门人。

6月22日,当极目新闻记者拨通这位年轻掌门人的电话时,电话那头的杨欢正在麻花生产车间忙活着。在电话里,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转型线上创业、战胜市场挑战的经历。

一家人挤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平房里,父母每天三四点就起床搓麻花,在寒冷的冬夜走街串巷叫卖麻花,这些构成了杨欢内心最深处的记忆。而父母制作麻花的艰辛,让杨欢一度拒绝接手家里的麻花生意。

毕业后,杨欢进入随州当地电台工作。随着父母逐渐老迈,杨欢在家人劝说下辞职回来继承家业。刚开始接手生意时,麻花市场前景并不明朗,售卖条件也很简陋——骑着一辆改装的电动三轮车,穿行于随州城的大街小巷,这也一度让年纪轻轻的杨欢觉得难以接受。而在售卖中他也发现,虽然继承了父母的手艺,做出了跟他们一样香、脆的麻花,但对于食客来说,他们家的麻花与别家的麻花区别并不大。

为了做出更香更脆的麻花,杨欢对食材选配、制面技巧、油炸火候等各方面进行了提升和创新。杨欢说,那段日子他每天一早起床就钻进厨房待一整天,晚上睡觉时脸上身上都是白茫茫一片。经过改进的麻花不仅鲜香酥脆,更是入口化渣。此外,他还根据市场需求把传统大麻花制作成入口方便的小麻花,定制独立密封包装,注册“虎福瑞”品牌,将走街串巷吆喝百年的麻花制作技艺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麻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欢自信满满地答道,“手工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经验控制温度,而机械化生产只是一个流水线过程,尤其是口感区别非常大。”

“法必宗如古,式必从其新”,为了让年轻人喜欢和有更多选择,杨欢决心在口味上下功夫。他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了麻花品种由当初的单一口味到如今的果仁、肉松等多种口味。

受2020年疫情影响,麻花的线下销售受到冲击,杨欢把店里的食品都捐给当地医院和志愿者,给工人放了假。可是在家里待了两个月的他也开始发愁以后麻花的销路该怎么办。

线下不行,那就试试线上。2020年6月,湖北省启动首届“非遗购物节”活动,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非遗宣传与直播带货。至此,杨欢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进入到一个全是手艺人的600人大群后,杨欢和“店小二”、众多手艺人以及商家一起互帮互助,“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如何运营,讨论工艺传承与创新。”杨欢说。

谈及未来,这位“非遗二代”信心满满,“希望通过创新让我们的麻花走得更远,让更多的年轻人认可我们的产品。”在采访最后,杨欢透露正在研发新产品,至于是什么,他神秘地说:“暂时保密,敬请期待!”

近些年,随着“非遗二代”们的逐渐回归,“非遗”这个曾让人觉得是古老、传统的词汇,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和接地气。“非遗二代”们传承、保留、改良、创新,更不断尝试和探索,发现非遗的更多表达可能,在他们手中,湖北的非遗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光发亮……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通讯员 袁娟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