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女子指尖翻飞织就千年传承 慧心妙手编出美好人生

一推一挡,织出荆楚非遗匠心之美;一扭一转,编出传统技艺智慧传承。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大悟织锦带制作技艺、华容土布制作技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程河柳编、宣恩竹编、潜江竹器制作技艺……借助神乎其技的匠人之手、与时俱进的巧思妙想,在一位位非遗传承人扎根荆楚大地、“择一业终一生”的接力坚守下,湖北非遗编织技艺穿越时光长廊,展现勃勃生机。

“非遗+”赋能

为古老技艺注入现代活力

5月31日,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首届非遗时装秀活动亮相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百余家非遗企业带着精品好物,让市民亲近荆楚非遗瑰宝。

上午9时许,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首批观众还未进入会展中心,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公司总经理张其华已在展台里熟练地开始了直播。

据张其华介绍,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最远可追溯到6300年前,需要经过17道工序方能制作而成,懂得这门技艺的老师傅越来越少。而张其华的婆婆王义林便是这些老师傅中的佼佼者。王义林老人与织布机相伴超过80年,如今已是95岁高龄,可一坐到织布机旁,手上动作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在王义林老人的耳濡目染下,张其华与爱人刘大友成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守艺人。历经数年努力,枣阳粗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大友入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将传承非遗变成了整个家族的使命。

张其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她与爱人致力于将科技创新理念融入非遗事业,打造“非遗+科技+互联网+农业”,“今年洪山区人大、区文旅局、区科技局都在大力协助我们推动校企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运用,用科技力量助力非遗传承,弘扬传统技艺。”

借助青春之手

一根柳条蕴含的无限可能

在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活动现场,“一条柳编富全镇”的程河柳编展台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德安正在向观众展示他出神入化的柳编技艺。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一个拥有300多年柳编传承与发展历史的小镇,亦是中国三大柳编出口基地之一。作为程河柳编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朱德安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柳编技艺,显露出过人天赋。走南闯北打拼事业多年后,2017年,朱德安回乡创立聚通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要带领乡亲们编制柳编产品脱贫致富,目前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2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500万美元。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过程着实不易。朱德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在手把手教村民柳编技艺时发现,柳编标准太过混乱,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于是他与襄阳市信息与标准化所合作,研究制定了《程河柳编加工技术规范》,让程河柳编的技艺传承更科学、更有可持续性。在朱德安和他的同行们共同努力下,程河柳编成为湖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是解决当地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朱德安向记者透露,他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推动程河柳编走进校园,让学生们也能成为巧手匠。

朱德安的奋斗目标,也是诸位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方向。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获悉,湖北省内已有2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了非遗研究中心。经由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牵线搭桥,红安大布制作技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合作。

近年来,通过建立非遗传习所、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湖北非遗在“非遗+科技”“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多维开拓创新。不谋而合的非遗传承人们跨界、跨域、跨业全面发力,培育非遗后继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为非遗传承注入现代活力。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通讯员 袁娟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