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咸安区官埠桥镇泉湖村十组一处幽静的树林里,有一处养鸡场,喂养着6000多只肉鸡,那是鸡场主人鄢劲松一家追逐幸福的地方。
2月16日下午,鄢劲松正在给鸡添加饲料、查看鸡棚温度,为肉鸡出栏做最后的准备。看着脚下一只只精神抖擞、体格健壮的肉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鄢劲松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批肉鸡共6300只,这两天药检合格后就可以出栏了。”鄢劲松指着密密麻麻的肉鸡介绍,这批肉鸡每只大概4、5斤,每斤大概6、7块钱,全部销往某畜禽有限公司,除去成本,纯收入大概2万元。
今年50岁的鄢劲松是官埠桥镇泉湖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以前靠在外打工维持生计。2012年,他回到家乡,在村干部的牵线下,与该公司合作,开始从事养鸡。头两年,靠着公司提供的鸡苗、饲料和技术,鄢劲松养鸡还算顺利,赚了一点钱,一家人其乐融融、平平淡淡。然而,2014年家里发生的一次变故改变了他的生活。
“当时我妻子二胎生下一对龙凤胎,因为是早产,导致孩子在出生后出现各种并发症。”鄢劲松介绍,为了给两个孩子治病,前后花费了十几万,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那段时间心情很低落,感觉生活一筹莫展,脑子就想着如何还债,一家老小,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当时村里在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时,针对鄢劲松家庭实际情况,通过精准识别、民主评议,将他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泉湖村村干部余雪峰介绍,2017年,村里不仅帮助鄢劲松申请了10万元无息贷款,支持他走上规模养殖,还介绍其妻子到咸宁北高速服务区超市上班。
有了政策支持和当地村干部的关心帮扶,鄢劲松抛开心中的杂念,一心一意扑在养鸡上,用10万元贷款将鸡棚扩建至600平米,将家搬到鸡棚,24小时与鸡为伍。为了把鸡养好,鄢劲松拼命给自己“充电”,购买养殖书籍自学,向公司技术人员请教,在实践中摸索鸡苗投料、鸡舍消毒、疫苗注射等养鸡技术。凭借一股勤劳肯干的拼劲,2021年上半年,鄢劲松还清了所有外债和贷款,
“无债一身轻!”如今,鄢劲松每年可固定向公司出售三批次肉鸡近2万只,纯收入6万元,加上妻子在服务区打工每月2000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他说,有了党的好政策,自己会更加勤奋努力,专心养更多的鸡,赚更多的钱,早日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文章来源:云上咸安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