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 ——听村支书们数家底

9月22日下午,在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的一场小型座谈会上,几个村的支部书记拨算盘、数家底。

板桥店镇牌坊村的桂祖超起头:“我们村家庭承包地加非承包地2万亩,荒山近3000亩,人少地多,面积大。养殖场3个,每个场签订30年承包合同,一次性或5年分期向村里支付费用。5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收入5万多元。冻库面积300多平方米,加上小型山林等土地资源的发包收入,每年收入百把万元。”

刘猴镇党畈村王思国谦虚接话:“跟你们比,我们是小巫见大巫。党畈村地处丘陵,气候温润,家家户户都有在房前屋后、山坡沟边种植樱桃树的传统。近年来,党畈村因地制宜,成立了樱桃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种植樱桃200多亩。此外,还种植了猕猴桃24亩,板栗21亩,苗木15亩,配套种植了桑葚、杏子、李子等果木,实现品种多样化,拉长采摘周期。”

郑集镇何骆村覃明乐低调补充:“我们稻谷少,主要以种菜为主。大棚棚内面积5亩,一亩地20来盘育苗,一盘150棵苗,通过大棚扶持,带动村民多种一季蔬菜。”

南营办事处金山村的王家国稍晚到场,一落座便打开话匣子:“我们主要是以‘楚金山黄桃’‘楚金山黄金梨’全产业链为主导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促进三产融合。2020年,注册了‘宜城市楚金山农副产品销售中心’,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服务中心,组建了12人专业销售团队。2020年完成以黄桃、黄金秋月梨为主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120多万元,实现销售利润200多万元。”

“单位面积效益干不过你们何骆。”“讲集体经济块头,跟你们没法比。”……说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经验,大家你言我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乡村振兴,底子是产业兴旺。聚合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产业模式,宜城的主要做法是,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

流水镇黄冲村集体500亩有机稻米产业园,10元/斤的有机稻米供不应求,仅此一项2020年村集体就增收15万元。

小河镇曾洲村围绕蔬菜产业做文章,通过入股流转土地、建设蔬菜大棚,提供专业运输服务等,集体年可增加分红8万多元。

全市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5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以上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4个,建成“罗屋红色教育基地”“醉美莺河”“大冲莱公山谷康养基地”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通讯员 何维国 石涛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