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孙儿每天能喝上一碗鲜美的“豆腐脑”,咸宁崇阳农民廖先文辞工回到老家开起了豆腐作坊,没想到作坊越办越红火,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而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豆腐爷爷”。
“新鲜的豆腐脑、豆浆啊!”
9月21日一大早,崇阳县高枧乡石咀村5组一户农家小院里,正在忙碌的廖先文和张雪保夫妻俩大声吆喝着。
不一会,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早起的乡亲们纷纷到这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当天是中秋佳节,这个农家小院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廖先文今年63岁,张雪保也60岁了,夫妻俩搭档办豆腐作坊已有好些年。
早在2002年,老两口在村里打豆腐,日子入不敷出,被逼外出打工。张雪保会针线活,到江苏一服装公司当车间工人,廖先文则在当地打杂工。
2006年,廖先文大儿子成家,孙儿呱呱坠地。
添了孙子,老两口笑得合不垅嘴。两人一盘算,奶粉贵,不如回家干老本行,不仅天天可以抱孙子,又能让孙子每天喝上豆腐脑”。打定了主意,两人回家捡起了老本行。
每天,夫妻俩起早摸黑,用勤劳的双手打磨生活。
打豆腐是个精细活,凌晨1点多起床,用石磨手工磨豆子、滤豆浆时,一站半天,累得腰酸背痛,但夫妻俩从不吭声。
或是水土原因,高枧乡豆腐是崇阳地区最好吃的地方特色菜。两位老人打磨的豆腐脑,口感极佳,餐桌上每天都有原汁原味的豆腐脑。
丰富的豆制品也成为天然的养生佳品。他的孙子养得白白胖胖,家人也身强体壮,极少生病。
为保证豆腐口感,廖先文在制作上保持着传统工艺:黄豆事先细细晒干,用风车将杂物吹得干干净净。在水里浸泡4至5个小时,再用石磨慢慢磨。烧浆时,不用煤不用电,全部用柴火。
“我一直用‘掺浆’工艺,这样做出来的豆腐脑口感特别嫩滑。”廖先文说,掺浆工艺需要手艺人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否则很容易功亏一篑,浪费食材。
老人、老手艺,做出了当地最嫩的豆腐——夫妻俩的人品就是最好的招牌。“爷爷牌”豆腐脑一传十,十传百,这家夫妻豆腐店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供应商,每天订单不断,老两口不得不加足“马力”确保生产,大儿子廖伟根也主动搭把手,帮着打理豆腐生意。
这些炸豆腐、豆腐干子、豆豉等订单,大多来周边修水、武汉、咸宁、崇阳、通城等地。晒干的炸豆腐和豆腐干,也成了馈赠佳品。
本村青年廖民强在崇阳县城开了一家小吃店,廖先文的豆腐食材搬上餐桌后,受到顾客们的青睐,“吃货”们发现,高枧豆腐的确很地道。
当初,老夫妻爱孙心切回乡开豆腐店,不求挣多少钱,只为给孙子喝上一碗新鲜豆腐脑;没想到,现在豆腐作坊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但是,两位老人仍然坚持质量优先。手工石磨已经满足不了供应环节,被迫用上了电磨,成为廖先文心中缺憾。为了弥补缺憾,他采购湖北天门的优质黄豆,保留最精华的豆油皮。
廖先文算了一笔收支账:一年要购买1万多斤黄豆、5万多斤硬柴,2万多元豆油。豆渣全部用来喂猪,夫妻俩每年还侍弄了8头大肥猪,一年下来,收入15万元。
豆腐生意越坐越旺,当地政府鼓励老人扩大规模,主动上门提供了5万元免息贷款,2020年又提供了3万元无息贷款。
手头有了钱,“豆腐爷爷”精彩的创业故事,还将持续上演。
文章来源:荆楚网记者田城 通讯员甘明强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