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老兵义守烈士陵园16年 每年自费2000多元

舒在则在打扫陵园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坚持做16年好事,可不易。

今年69岁的舒在则,从16年前起,坚持为家乡阳新县龙港镇狮子山烈士陵园长眠的烈士扫墓,寒暑不断。

他的经历深深影响着子女,2017年11月,舒在则一家被评为“黄石市党员家风建设好家庭”。

年年都是优秀模范

舒在则17岁入伍,分配到了一支光荣的队伍——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工程兵六工区。一进部队,他就被派往援老抗美前线,在湄公河支援老挝人民。

舒在则当过通信兵、连部保管员,亲身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一年半以后,舒在则随部队回国。

“可能是家里穷,懂事早,身在雷锋同志所在部队,又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感召,在部队里很刻苦。”舒在则说。在部队里,他年年都是优秀模范,3次获得“五好战士”荣誉称号,受连级嘉奖2次,受营级嘉奖3次,还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今年,舒在则获得了“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全家人都感到非常光荣。“我孙子帮我把纪念章佩戴在胸前,喊着要向我学习。”舒在则笑着说。

退伍后仍保持军人本色

1976年,舒在则退伍回到湖北阳新县老家,找了一份泥工的工作。

“过去,泥工一天可以挣3元钱。收工回到家里,我就照顾孩子和妻子,又当爹又当妈。”舒在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子女们知道老爸养家不容易,从小就都很懂事,很刻苦”。

他经常给子女们讲述部队里战友们舍生忘死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奋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在外打工挣钱,不要沾染坏习惯。舒在则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一家人。

舒在则虽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一直保持着军人本色。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他主动报名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村支书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一开始婉拒了,但他坚持参加。最后,村支书拗不过他,同意了。舒在则从年初三开始就戴上口罩,穿上军大衣一直坚守卡口40多天,对所包保的30户居民每天进行登记、排查、测温,做到宣传不留盲区,排查不落一户,登记不漏一人。和他同村的刘老汉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舒在则主动垫钱去镇里给他买药买生活必需品,送到刘老汉家里。

如今,舒在则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外务工多年,都已经在广东和杭州成家定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成了幸福的一家。“孩子们在外面打工,从来没有给我们增加负担,也不让我们操心。”舒在则说。

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纷纷以他为榜样,在务工时,遇到工友头疼脑热,经常主动帮忙捐款。

义务守护烈士陵园16年

2005年夏天,舒在则在晨练时,爬到附近的狮子山顶,偶然看见茅草中有一座纪念碑。

细读碑文,他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修建于1981年的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7人。

“可能是龙港镇新修了烈士陵园,这处老陵园就被人遗忘了吧。”抚摸斑驳的碑文,舒在则心绪难平,“我和他们一样经历过战争,是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他们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应该捍卫他们的尊严。”舒在则与妻子、儿女们商量,担起义务守护狮子山烈士陵园的责任。

自那以后,舒在则每天利用闲暇时间,上山打扫陵园,从无间断。山上落叶多,杂草多,维护、清洁的工具不够,他购买除草机、镰刀、锄头等工具;山上的植被不美观,他买来鸡冠花,种下红叶石楠;政府为陵园修建了公厕,他主动承担起义务打扫公厕的任务。

为了陵园维护,舒在则每年都要贴进去2000多元。曾有游客问他,“你在这里干活,多少钱一个月?”

他笑着反问:“烈士们干革命时,有工资吗?”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刘丁维 见习记者柳琛琛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刘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