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阳光洒在大地上,来凤县翔凤镇香花村种植大户胡文祥举起锄头用力一刨,刚从土里出来的黄精,颜色比姜和土豆显白,块茎上密且长的根须粘着泥土。
“你看我们种的黄精,漂亮得很!”9月13日,拍了拍表面的泥土,胡文祥双手捧着黄精,笑得合不拢嘴。
“漂亮”,说的不仅是黄精的品相,还有自己的新生活——
8月中旬,他接到安徽亳州客户50吨黄精成品订单,目前已发了15吨。“马上就要到冬栽时节,最近黄精苗比较俏,昨天刚往湖南湘西发了2万余株苗,这段时间每天都是几万株,发往全国各地。”
野生黄精的“逆袭”
52岁的胡文祥,曾是一名汽车运输公司司机,经常跑来凤至广州长途客运班线。胡文祥在广州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发现,来凤本地无人问津的黄精在广州却销售火爆。
一批发商告诉他,黄精药食同源,广州人喜欢用来煲汤、做饭、养生。
“如果把来凤野生黄精卖到广州,一定赚大钱。”胡文祥决定利用去广州的机会学习黄精初加工技术。1998年,他卖掉长途卧铺客车,买来黄精加工设备。
放着赚钱的客运生意不做,却捣鼓土掉渣的野黄精?他的“反常”引来同行和村民的嘲笑。
胡文祥不气馁。他以每公斤1.4至1.6元的价格收购黄精,加工后以每公斤7至8元的价格销往广州。半年间,他赚了2万元。
“最高峰时年加工500吨,全县8个乡镇的野生黄精都卖到我这里。”胡文祥说。
农户玩转“野转家”
随着黄精俏销,野生黄精资源逐年减少。胡文祥意识到危机。
胡文祥决定进行黄精“野转家”栽培试验。为降低风险,他选育50公斤野生黄精在自留地试种。
“即使失败,损失不过千元,但一旦试种成功,市场将无限大。”
胡文祥仿照种植天麻、鱼腥草等技术培植野生黄精。2007年,50公斤野生黄精种产出500公斤鲜黄精。
尝到甜头后,胡文祥把试种规模扩大到5亩。产出鲜黄精4000公斤,总收入达20万元。
“一亩黄精万斤粮。”2012年,胡文祥把黄精种植规模扩大到20亩,并试验黄精籽育苗。
目前,胡文祥黄精种植规模达600亩,每年采挖黄精20亩,出售黄精苗5亩,6名村民就近就业。
致富不忘乡邻,胡文祥通过QQ群、微信群等渠道无偿给村民传授黄精种植技术。
来凤县相关部门因势利导,成立黄精产业协会,对种植黄精的大户和贫困户给予补贴,并组织种植大户到通山、铜鼓、安化等地考察学习。
大河镇官城村村民白莉萍听从胡文祥间种轮种的建议,从1亩黄精种起,2020年底面积达11亩。“去年,3亩黄精卖了7万元。”今年初,她把这3亩地又点上黄精籽,苗子已有筷子高。
“目前,来凤县黄精种植大户有50余户,种植面积6000亩,初加工产品每年产值5000万元。”来凤县黄精产业协会会长徐英进说。
“小疙瘩”带出大产业
走进湖北楚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名工人正在检测黄精酒品质,公司销售经理陈春艳组织人员,准备把价值180万元的黄精酒发往武汉、上海等地。
来凤县素有用白酒泡制野生黄精制作黄精酒的习俗,但因口感差一直未得到推广。
陈春艳突发奇想,试制黄精酒和食品级黄精。经过10余年探索,她终于制出没有涩味的黄精酒,同时掌握了九蒸九晒黄精干粉技术。
2015年,陈春艳的儿子邓楚波留学回国。大学期间,他曾带着黄精酒样品在实验室分析成分,咨询改进方法。同年,邓楚波成立湖北楚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筹资10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黄精酒生产线。
他与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联合攻关改进黄精酒和黄精干粉制作技艺,并一举斩获第三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2017年度中国十佳有机农产品”称号和第四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
校企合作让黄精赢得荣誉,也为黄精制品打开了市场。
目前,楚波公司已生产11个黄精酒系列和九蒸九晒黄精干粉,产品畅销北京、上海、 广州等地,年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带领4乡镇60余农户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王欣 通讯员 向相辉 刘佳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