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罗田中国第四大冰臼群

8月18日既不是节假日,也不是周末,但到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的游客仍然一波接着一波,他们都是去看冰臼群的。

河铺镇文化站站长叶志龙说,罗田冰臼群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近几年它火起来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的游客量不亚于一家旅游景区,不得不说跟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息息相关。

3公里长冰臼群,传说中天兵天将的锅碗瓢盆

冰臼群位于罗田县所辖河铺镇与九资河镇交界处的一段高山峡谷中,巴河的支流新昌河在此发源。

“冰臼本来有3公里多长,近些年由于下游水位上涨,涌起的泥沙淹埋了很大一段冰臼,如今大家看到的露出河面的部分,就仅剩下两公里多了”,叶志龙边用手比划着边解释。

峡谷中的这片石臼,掩映在群山之间,隐藏在绿树深处,宛如一座灰白色的石雕馆。

冰臼随着流水的方向,从上游蜿蜒伸向下游,大小石头连成一片铺满河床,并从河中央毫无规律地随意摆向两岸,奇形怪状,造型各异,有的如石臼,有的如锅碗瓢盆,有的如怪兽,有的似刀枪剑戟。清澈见底的溪流在被水冲刷得十分光滑的石壁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哗哗的声音,显得河岸格外幽静,河两岸是如茵的绿草和成片的树林,林中知了的叫声一阵高一阵低。

时值正午,太阳照在白色的石壁上,在明暗相间的浓荫与油嫩欲滴的绿草的掩映下,这片石雕更显得魅力无穷,神秘莫测。

走近冰臼群,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工艺和力道,才会雕出一个如此独特的艺术世界?

从小在河铺长大的叶志龙说,在当地人的传说中,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曾在此练兵,得到天兵天将的暗助,有一天,练得太欢忘记了时间,远处山顶突然传来鸡鸣声,天兵天将们来不及收拾东西便狼狈升空,这些锅碗瓢盆刀枪剑戟便永远地留在了河铺。

一年四季来此嗨,已成网红打卡地

许多网友一年四季多次来冰臼群打卡。罗田县城的徐女士说,外地的朋友到罗田来旅游,会首选冰臼群,光是今年暑假,她就带领4波武汉、孝感等地的朋友来玩过了。

有的网友来到这里不停地拍视频,将拍出的东西刷遍朋友圈。一位叫“四哥”的网红,看过冰臼群之后诗兴大发,诗曰:

罗田河铺冰臼群,引来旅游科考人;

鬼斧神工真奇妙,至于来源有纷纭;

大约穿越百万春,四纪冰川时生成;

地址遗迹保护点,中国第四冰臼群;

百丈岩、巴毛潭,打网河、叠石潭;

跳鱼潭处最奇传,五处景点一相连

满河石臼是奇观,大小各异数不完;

口小肚大底平宽,锅碗瓢盆样样全;

相传此处三月三,天兵天将过万千;

蟠桃盛会在此地,招待天地各路仙;

石锅石灶仙人用,跳鱼潭是瑶池泉;

半夜常常云雾绕,耳听人笑马声喧;

待到狗叫鸡鸣后,仙去锅灶留人间。

网红“追风少年”留言附和:这是一处鲜为人知的冰臼群,来到这里你会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更会感叹实践的魔力与不朽。

网红丁海玉说,不是亲眼所见,你根本无法想象,在这结实的花岗岩上,竟有如此浑然天成的冰臼群,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时,我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内心遗失许久的安宁。河段岩石环绕,岩石上的冰臼似坛如罐,像锅像灶,像八卦像脚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在岩石形成的奇石公园,清澈河水流淌,奏出和谐动听的音乐,能看到小鱼儿欢快的翔游水底,这里空气清新,没有喧嚣,周末或小长假,约上三五好友,前来观光、烧烤,又或是煮上一壶山泉水,泡杯深山的香茶,更是妙不可言,这里绝对是休闲养生、净化心灵的好地方。

18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邓宏兵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罗田冰臼群是中国四大冰臼群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内蒙古大青山、北京延庆和江西遂川冰臼群。这些冰臼群都有许多共同特征,今天向世人展示出的这些鲜明特征,再次佐证了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邓宏兵说,第四纪冰川是否存在,一直是国际地质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黄冈籍地质学家李四光1922年在黄山、庐山考察期间,都提出了这些山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观点,从1922年至今,第四纪冰川是否存在的问题,已经争论了近100年。

赞成者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他们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冰期问题》一书,书中充分肯定了李四光对黄山冰川遗迹的看法,将李四光所述的疑似冰斗、疑似冰碛和不清晰的冰川遗迹都确认为冰川遗迹。

从罗田冰臼群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这些石雕似的遗迹,完全符合第四纪冰川的特征,邓宏兵说,虽然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但罗田冰臼群等中国四大冰臼群的存在,至少对李四光的观点是一个支持。

罗田县近年将旅游产业当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为乡村振兴助力。多形态景区构成五彩缤纷的旅游版图,旅游产品摇曳多姿,全域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自带流量”的冰臼群与薄刀峰、天堂寨、九资河、天堂湖等众多景区相邻,周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一定会赢得更多网友的喜爱,为大别山地区的旅游事业增光添彩,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邓宏兵说。(图片来源见水印)


文章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董淑健 通讯员刘世民 张莉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董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