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农村垃圾一样收运处理,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在红安县城关镇,环境卫生巡查员徐邵林深有感触。
徐邵林每天负责巡查城关镇的三个片区之一,包含4个社区、6个村组。一旦发现装满了的垃圾桶,他就电话通知车辆和人员来收运。生活垃圾被收运到中转站压缩打包后,再转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该县引进了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县包括县城区、乡镇镇区、村庄在内的全域环境清洁工作。如今,全县实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乡镇有勾臂车和垃圾中转站”,城乡面貌持续改观。
一把扫帚扫到底,三年环境大变样,城乡垃圾清扫保洁全覆盖,红安只是全省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我省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以来,累计投入245亿元,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75座,全省所有乡镇实现生活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城市和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97.41%;乡村配置农村保洁员12.88万人,达到了“五有”标准——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和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从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
分门别类,收运处理
“以前,餐厨垃圾要么倒掉、卖掉,要么与其他垃圾混装一烧了之、一埋了之。”在黄石市下陆区三味坊特色小吃街,物业管理方陈桂芳说。
如今,黄石市市区配备餐厨垃圾专用转运车16台,每日下午、晚间两遍在市内循环穿梭,收集餐厨垃圾。这覆盖了黄石和大冶两地城区2453家规模以上餐饮单位。收集到的餐厨垃圾,都被集中运往该市黄金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处理。
持续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处理端,目前我省已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40座,日处理能力2399.5吨。市、州、直管市政府所在地城市餐厨垃圾合理利用和处理率达到70%。
不只是餐厨垃圾,为补齐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短板,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55座,日处理能力达到4.97万吨,其中焚烧发电厂20座,水泥窑协同处理厂15座,卫生填埋场120座,焚烧处理(含水泥窑协同)占比达60%。此外,全省还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25座,年处理1896.95万吨。
此外,我省着力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运系统,破解“先分后混”问题。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规范,配齐配足分类收运设施。
全省共配备分类收集容器134万组,配备餐厨垃圾运输车1060辆、其他垃圾运输车5380辆、可回收物回收车356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09辆,确保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杜绝混装混运。省财政每年还拿出2亿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城乡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大清洗”“大清理”,留住绿水青山
“一坑两桶三上门”, 枝江市探索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曾在全国推广。
“一坑”为沤肥坑,“两桶”为在农户门口设置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收集桶,“三上门”为农村卫生保洁员、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三员”合一,打通使用,定时上门清收。当前,该市176个村,沤肥坑完成6.7万个,分类垃圾桶配备6.1万套,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率100%。
在城市,黄冈滨湖苑建成了鄂东首家垃圾分类科普馆。沙盘制作模型、VR科普漫游体验等,寓教于乐受到市民欢迎。在武汉市武昌区水岸星城社区,一批智能垃圾分类箱上岗。垃圾丢之前照一照,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赋能准确分类,好比人脸识别……
当前,全省上下正积极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省6.8万家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1820个社区和5188个行政村开展了垃圾分类,覆盖人口达690万户近1900万人。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当下,我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设施短板正在持续补齐,常态化运营保障机制正在完善。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周三春 通讯员邓锋 侯继光 陈劲松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