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 恩施州50万脱贫群众家门口乐业

“这里海拔高空气好,是避暑胜地,距才开通的高坪火车站又近,夏天生意很火爆。”1月20日,建始县高坪镇青里坝村,昔日的贫困户李德凯利用冬闲装修农家乐。

距他家不远处,总投资15亿元的青花田园综合体和温德姆度假酒店正加快建设。该村党支部书记唐瑛介绍,青里坝村通过发展避暑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有1000多村民在田园综合体就业,今年还将有400多人进入度假酒店务工,村民开起了20多户农家乐。”

恩施州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属于全域贫困地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凭借资源禀赋,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百姓持续增收致富,是该州巩固脱贫攻坚的有效做法。目前,8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7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恩施州将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放在四大产业集群之首,发挥旅游产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景区开发、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养生度假、旅游消费,变山水资源为美丽经济。

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一批政策陆续出台,动员全州上下加快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州出台措施推动文旅产业恢复振兴,面向社会投放1000万元消费券,鼓励工会会员购买旅游年票,激发市场活力。去年9月起,恩施州旅游接待人次实现同比增幅“由负转正”,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499.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2.16亿元。

“全州有3家5A级景区,17个4A级景区。我们要通过开发一个景区,带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恩施州文旅局局长刘俐萍说,通过吸纳村民在景区就业,设置商铺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引导村民在景区周边修建农家乐、民宿等,持续释放旅游扶贫增收效应。

去年12月,巴东绿葱坡滑雪场正式营业,一举填补恩施州冬季旅游空白;利川市组建龙船调旅投公司,投入近1亿元,完善18个民宿旅游示范村基础设施,发展民宿1180户,带动就业1.5万余人;恩施大峡谷景区投资2000万元,在出入口建了202个商铺,通过廉租方式,引导当地近400人创业,人均年收入超过4.5万元。

“生态文化旅游业是恩施州首选产业、主导产业、惠民产业,直接带动全州10万人就业、间接带动40万人脱贫。我们要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武陵山周边地区、‘宜荆荆恩’城市群旅游线路互通、市场互补,巩固拓展旅游市场。通过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风景变‘钱’景,实现群众持续增收,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恩施州委负责人说。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记者翟兴波、雷闯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