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倒座铺村延伸水稻种植产业链 让贫瘠土地变希望田野

11月9日,笔者走进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倒座铺村,但见丰收时节的黄金稻浪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在绿水青山间构筑起一条条“黄金产业带”,收割机的阵阵轰鸣打破往日的静谧,奏响了半高山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过去的倒座铺村因“大湾煤炭”闻名,周边群众多以“煤”为生,为了绿水青山,当地煤矿关闭。由于产业底子薄,大量人口外出、土地荒废的问题随之而来,昔日繁忙热闹的倒座铺村成了重点贫困村。

今年52岁的王勇是土生土长的倒座铺村人,亲历了沙镇溪镇传统工业由兴到败历程。怀着对大山的深情,2017年他再次扎进深山里,踏上了探索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经过多次调研和考察,王勇认为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当地水资源丰富、温度适宜的优势,坚定“绿色生态康养”的发展之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改善土地闲置现状。于是,王勇集中流转土地200亩,通过改造升级为优质水田。

王勇主动联系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师范大学的农业水稻专家,并建立合作关系。在专家指导下,王勇在种植基地带头推进农业机械化,系统配套水肥一体化和水稻收割机等设施,不断夯实水稻产业的技术和硬件保障。

经过双方一年多的努力,2019年,“秭归二高山优质水稻研发基地”落户倒座铺村。今年丰收季,基地推出了富硒稻米,生产出的稻米微量元素硒含量高达0.098,远超健康标准,成为推动绿色有机稻米的创新发展的重要指标。

“能够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水稻产业才是硬道理,过去别人说我是老板,现在我只想成为农民企业家,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谈到破难农业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回流的问题时,王勇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反哺群众。王勇还为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免费为零散发展产业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分发优质稻种,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致力于将倒座铺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新农村。

目前,水稻种植基地以“罗田女儿红”、“黄金香稻”、“云香403”等优质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达到60亩,每亩产量达到1200斤,带动周边 33户贫困家庭平均增收15000元。

目前,王勇主动对接政府“绿色康养产业带”发展规划,开发高山旅游和牲猪养殖产业。“通过绿色循环方式,稻秆发酵加工可以作为饲料进行生态养殖,水稻产业发展可以融入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丰富旅游资源。”王勇说,他计划将种植基地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观光、技术研发、劳动体验研学等多功能基地,推动农家乐、特色民宿等销售服务业发展,把过去贫瘠的土地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田野。

图文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