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图书馆入选古籍《归先生文集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明刻本)。
省图入选古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本《襄阳县志》。
经国务院批复,10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湖北省共有34部珍贵古籍入选。至此,我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达260部。
此次入选的34部珍贵古籍中,湖北省图书馆30部,武汉图书馆2部,湖北省博物馆1部,谷城县图书馆1部。
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
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入选的珍贵古籍,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支持密不可分。北宋写金粟山广惠禅院大藏经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省政府斥资购买入藏省图书馆的。明嘉靖刻本《周易程朱传义》、明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范熙壬旧藏,由其后人捐赠省图书馆。
本次入选的珍贵古籍,除了刻本之外,抄稿本、名家批校本居多。如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史记》系黄丕烈和王芑孙跋,沈恕校。清抄本《尔雅正名》系黄侃批并跋,章炳麟跋。武汉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年(1576)翁良瑜雨金堂刻本《归先生文集》,系方苞批并跋。这些古籍的批校题跋,都出自赫赫有名的学者,是相关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重要依据。
一批珍贵的抄稿本得以入选,如孙承泽《研山斋珍赏集览》,方象瑛《明史列传拟稿》,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叶名沣《桥西杂记》,孙星衍《春秋长编》,杨守敬《谢幼槃集斠记稿》。另外,谷城县图书馆藏明正德六年(1511)泥金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得以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1829)活字三色套印本《投壶谱》,此前仅见有抄本传世,此活字三色印本系首次发现,故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曾派专家来汉查验该书。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珍贵古籍名录的持续发布,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相对于第二、三批国务院发布数千部国家珍贵古籍而言,本次共发布752部,我省能够入选三十多部,实属不易。
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武汉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鄢静慧介绍,此次该馆入选的古籍《春秋左传不分卷》明刻本,此本仿宋刻,分上下两栏,眉栏附注音;金镶玉装,刘昌润跋。刘昌润是湖北汉阳人,武汉市藏书家。其藏书在上世纪60年代归置武汉图书馆,后来发还刘昌润书时,他感动于武汉图书馆的诚意,特地作跋将此本赠予武汉图书馆。
另一部武汉图书馆入选古籍《归先生文集三十二卷附录一卷》,为明万历四年(1576)翁良瑜雨金堂刻本,清代文学家方苞批并跋。此本全书写板精妙,是万历前期的书林名刻。著者归有光是唐宋派的中坚,其文影响甚大。此书有清代知名学者方苞眉批,书后方氏的跋更是详细评价了此书的文学价值。
鄢静慧说,在古籍保管上,武汉图书馆制定有古籍保护相关制度,建有古籍书库,内有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防紫外线灯源、樟木书柜、除湿机和安全监控等设备,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
目前武汉图书馆的普通古籍读者可以查阅,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善本古籍目前暂不能查阅。
她说,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开始起步,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人员专门从事这一工作,并配备专业古籍修复工作台、压书机、纸浆补书机、低温冷冻杀虫柜、纸张ph测试仪、LED透光板、裁纸设备、古籍书影拍摄仪等设施设备,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推进古籍修复,科学规范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湖北省图书馆所有古籍都保存于恒温恒湿书库。普通读者可以来馆阅读,善本古籍可以预约数字化阅读。此外,该馆已初步建成湖北方志和湖北家谱两个数据库,数据容量与日俱增,广大读者可以远程登录使用。
图文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竺佳怡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