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浓茶,一把卡尺,三部手机,两盒绿松石。8月20日晚8点,33岁的王江坐到摄像头前,准时开播。
这里是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近半数村民“触网”。
辞职返乡开网店
下营村山高人稀、交通闭塞。早些年,王江的父亲在陕西煤矿打工,供他和姐姐两人读书。后来,父亲身体支撑不住,一家人生活更加艰难,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
2014年,郧西县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从事电商。下营村修了路,引进物流站,实施“光纤入户”,电商培训班也一个接着一个。几乎一夜之间,村里开起近百家淘宝店,成为“湖北淘宝第一村”。
“父母是老思想,觉得在单位上班挣钱是正道。我对他们说,电商是发展趋势,不会错!”2014年年底,王江从外地辞职返乡,和亲戚朋友一起,在网上卖绿松石。他脑子灵、能吃苦,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5年,全家脱贫。
直播带货打起时间差
晚9点,直播间里聚集100多名粉丝,开始热闹起来。
2年淘宝、3年微商,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王江与时俱进。2019年,下营村通了5G信号,他尝试做直播。当年做了两个号,没做起来。今年3月,他又申请一个号。3月8日那天,他醒得很早,鬼使神差地5点开播,发现粉丝不停涌入。原计划播到11点,最后到下午1点才下线。那天,他卖了1万多元。
王江找到了窍门。“我是小号,比不过大主播,应该打时间差,他们不播的时候我播。”他调整直播时间,早场从凌晨4点到11点,晚场从晚8点到凌晨1点,一天播12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他瘦了5斤,收获是直播间有了2000余名“铁粉”,日均销售额达到4000元。
“下了播,喉咙嘶哑,不想说话。”他每天喝中药润喉。药是凉性的,喝太多身体受不了。妻子心疼,从4月起替换他直播早场,王江这才缓过气来。
“今年目标是150万元”
晚10点10分,王江完成当晚第一单,一串吊坠,550元。
这单生意谈了约一刻钟。王江开价每克80元,对方还价每克50元。“你看这颜色、瓷度、净度,绝对正品;再看刻工,多细腻……”王江将吊坠放到补光灯下,换着角度展示。末了,还给对方几分钟时间考虑。最终,以每克80元成交。
“直播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在直播间里,王江要带动气氛,控制场面,语速、语气都有讲究,还要在众多粉丝中把最可能成交的客户“挖”出来。他说:“学了一些心理学,全用上了。归根到底,就4个字:随机应变。”
凌晨零点,直播间里人又多起来。这是每晚的第二个小高峰。王江又完成几单生意。这个晚场,他做了7单,一共卖了3570元。王江说,疫情期间,看直播的人多,生意火爆。近两个月生意略淡。“这个成绩还不错。今年目标是150万元,问题不大。”
天亮后要去竹山县进货,凌晨1点,王江关机下播。他清点好货品,在后台回复几条消息,已近2点。
山村静谧,飘着小雨。不远处的村电商中心依然亮着灯,几个团队的直播还在继续。王江还沉浸在直播间的热烈氛围中,他畅想着:“这几年先积攒资本,将来要把更多山货卖出大山。”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