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扶贫车间,贫困户正在生产棉袜。 (通讯员 姬廷顺 摄)
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村民在分拣香菇。(通讯员 姬廷顺 摄)
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是基础,收入是关键,就业是保证。
“贫困群众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就业稳定性相对较低。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十堰市扶贫办主任师利龙介绍,该市打好稳就业“组合拳”,今年1月至7月,37.6万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返岗——
“点对点”精准劳务输出
“打工这么多年,头一回坐免费专车去上班。”今年41岁的刘宗贵是郧西县景阳乡人,在山西省做建筑工,春节后因疫情无法返岗。一天,村干部打来电话,说县里组织专车送农民工返岗,刘宗贵第一时间报名。3月17日,他搭乘专车顺利前往山西,同行的有周边乡镇200余名农民工,其中贫困户91人。
郧西是劳务输出大县。受疫情影响,今年有8万余名农民工滞留在家。该县周密制定返岗方案,逐村逐户核实返岗需求,优先组织贫困人员返岗务工。
该县积极联系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恳请为郧西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劳动力预留岗位。经协调,仅景阳乡便有102位老板承诺提供1万多个岗位。同时,该县开通“县外出就业人员信息”登记二维码,提前做好务工人员出行日期、交通方式、健康状况等信息登记和务工企业所在地接收确认工作。
经过1个月紧张运作,郧西8万余名农民工全部返岗复工,其中约一半像刘宗贵一样,乘坐政府、企业组织的专车返岗。
免费体检、发放防控物资、医护人员随行……竹山、竹溪、郧阳等县区纷纷建立供需对接、健康互认、“点对点、一站式”直达交通等服务机制,组织专车运送贫困户农民工。
房县在浙江省宁海县务工的农民工有3万余人。3月初,该县主动对接宁海方面,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健康上岗,房县人社、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配合,组织免费体检,车队配备2名医生、2名护士,车上备有口罩、消毒液、体温枪,还为所有人员免费配备两天的生活物资。“出门上车,下车进厂。政府想得周到,让我们后顾无忧。”房县贫困户郑登坤说。
目前,十堰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8万人,较2019年底多出近7000人。
稳岗——
扶贫产业全面复工
“3月底就回来上班了,一天能挣80多元。”8月2日,竹溪县城关镇新民村,裕湖山泉纯净水厂的生产线上,贫困户谢秋香正在忙碌。
新民村有扶贫车间3个,分别从事纯净水生产销售、绞股蓝种植和豆制品加工销售,共吸纳102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村里的周启红有两个女儿,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以往全家靠丈夫王安华打工糊口。2019年,周启红加入绞股蓝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上2亩绞股蓝,采摘季就在产业园打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大女儿纳入国家“雨露计划”保障学业,先天性耳聋的小女儿办理了低保。“挣钱门路多了,孩子看病也有保障,日子越来越好过。”周启红说。
疫情发生以来,十堰市各县市区通过协助配送防疫物资、发放产业扶贫贴息贷款等措施,帮助扶贫企业、扶贫车间等复工复产。
香菇和袜业是郧阳区两大扶贫产业。该区成立专班,协调解决香菇小镇和袜业扶贫车间面临的用工、资金、原料采购等困难,帮助1.5万名贫困户迅速复工,组织7家外地企业收购滞销香菇40余万公斤。
该区还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务工、开办农家乐等实施产业奖补,对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给予奖补。“政府优先为我们复工创造条件,在用工方面,我们优先录用贫困户。”郧阳区五峰乡安城袜业扶贫车间负责人说。
目前,十堰市108家扶贫龙头企业和829家扶贫车间、作坊全面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约2.8万人。
拓岗——
多举措扩宽就业渠道
“3个多月没上班,正着急呢,政府把岗位送到家门口了!”7月中旬,郧西县组织招聘会,5家省内外企业送来3000多个工作岗位,香口乡孟川村贫困户吴厚兵与湖北卓越集团西安分公司签订就业意向合同,月工资5000元,老孟十分激动。
竹山县于3月初推出“竹山云就业”平台,先后为县内外14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近8000个,帮助2000余人顺利上岗。嘉麟杰服饰公司在疫情期间紧急转产防护服,一度用工紧张。借助“竹山云就业”等平台,招聘新员工300余名,占目前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线上线下招聘增添渠道,技能培训则为贫困户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郧西县围绕特色产业,组织实施“培训大篷车”计划,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竹藤编、织女绣、渔具加工等培训一百余期,近5000人参加。上周,该县湖北口乡举办藤艺编织培训班,贫困户郭显霞参加了,“学到了技术,每天还有100元生活补贴。”这次培训有200余人参加,贫困户占8成,考核通过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家门口就业。
郧阳区谭山镇塘城村年产汽车坐垫50万个。7月,村合作社派出2名师傅,到相邻的白桑关镇中沟村开展技能培训。“我们计划在中沟村开设‘卫星车间’,可以送料上门,让村民在家里生产。”合作社负责人李宁说。
此外,十堰市还统筹开发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帮助脱贫监测户、边缘户5万人就地就业,比去年增加1.7万人。
“37.6万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基本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对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将起到重要作用。”师利龙表示。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饶扬灿 戴文辉 通讯员史隆生 杨洪霞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