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点击上图进入长江云垄上农学院:“好润渔医在线”专栏,学习水产养殖技术!)
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来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也进入高发期,用药也逐渐增多。但由于部分养殖者对水产养殖用兽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的匮乏,用药过程中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极大浪费,且贻误了治疗病害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养殖者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杀菌的方法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但在高密度精养和夏季高温条件下,这种做法不但效果不好,反而容易造成水质变坏、药物性中毒、鱼类死亡等事件发生。夏季科学用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有以下五项措施。
一、对症使用药物。科学选择和规范使用水产养殖用兽药的前提是准确诊断疾病,诊断方法有肉眼观察法、显微镜检查法和水质分析法等,同时应考虑水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水质检测,如溶解氧、酸碱度、硫化氢、氨氮、农药、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等。根据检测结果和水产养殖用兽药的性质、防病机理和用法用量等,做到对症用药。不得选用禁用药物,如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五氯酚钠、喹乙醇等。
二、科学泼洒药物。泼洒用药时间一般在傍晚前后,泼洒后,气温、水温降低,可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如清晨用药,因水体中溶氧量较低,易造成浮头。中午用药因阳光直射作用,会降低药效。雨天和阴天用药因气压低,鱼体本身可能处于应激状态,用药后易造成毒害作用。泼洒用药不可定点倾倒,应用木瓢或勺子等均匀泼洒。全池泼洒用药要从上风口处逐渐向下风口处泼洒,并使药物分散均匀,尤其需要注意池塘边角处,否则会因用药不均,造成局部药物剂量过多或过少,引起毒害作用或局部用药不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泼洒用药前要准确测量水体,精确计算用药量,以免造成因过量用药而引起毒害作用,或因用药不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固体类或粉剂类药物,要按照说明要求,将药物充分溶解后泼洒,以防药物没有充分溶解,施药后水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而不能发挥出应有效果。
三、掌握用药时机。鱼浮头或浮头刚结束后不宜用药,否则会造成大量死亡。用药前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用药后观察一段时间(2~4小时),一旦发现异常,要马上采取应对措施。夏季在使用杀虫剂或消毒剂时,用药前后要开动增氧机增氧,且药物用量不可过大,以防止因用药后缺氧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死亡。
四、规范投喂药饵。准确估算水产养殖动物体重,最好在投喂药饵前停食1~2日,保证水产养殖动物短时间内进食完药饵,以减少药饵在水体中滞留时间,避免药物过多散失在水体中,造成浪费,达不到用药效果。
五、开展药敏试验。耐药性是指病原菌与药物接触后,使用一段时间后,对药物敏感性有所下降,直至消失的一种现象。有些养殖者在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时,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菌或抑菌类药物,不注意休药期或轮换用药,最终势必产生耐药性。而水产养殖动物一旦再次发病,使用同类抗菌或抑菌类药物疗效必然大打折扣。因此,要长期坚持对养殖水域中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及时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程度,为指导科学用药、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大虾仁
(扫上图二维码加“蟹妹”,回复"小龙虾"、"螃蟹"、"黑斑蛙"、"鱼"、"商户"、"鲈鱼"、"黄鳝"、"泥鳅"、"甲鱼"、"鳜鱼"、"黄颡鱼"、“螺丝”关键词进入相应水产交流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