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沙口村:地里长出“黑黄金” 村民收益大

鸡枞菌又叫鸡肉丝菇,是一种大型菌盖,素有“野生食用菌之王”的美誉,它营养功效丰富,市场价格昂贵,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种植户的目光。在沙市区岑河镇沙口村就有这样一个鸡枞菌种植基地,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不少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在沙口村鸡枞菌种植大棚里,一个个黑色的鸡枞菌从菌棒中破土而出,看上去像盛开的小伞,生机盎然。

鸡枞菌每隔6到8小时采摘一次,每次产出200~300斤。看到鸡枞菌黑黑的、“圆圆”的小脑袋,记者也上手体验了一把摘蘑菇。

沙市区岑河镇沙口村党总支书记范后平介绍,鸡枞菌最适合在26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根据每个鸡枞菌的大小,工人们会进行分级采摘,大小不同,销售价格也不相同。

鸡枞菌种植项目是去年,沙口村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考察后,与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起建立的扶贫项目。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统一购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现在,沙口村有5个鸡枞菌钢构恒温大棚,总面积达2250平方米,共有菌种10万棒。因为在采菇削菇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而,疫情期间,工作队就优先安排了受疫情影响没有外出务工的村民和本村的贫困群众就近到基地务工,负责摘菇和削菇。

目前,沙市区岑河镇沙口村鸡枞菌种植基地产出的鸡枞菌供不应求,不仅登上了本地市民们的餐桌,还销往了成都、上海、广州等地。据了解,鸡枞菌项目预计每年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为沙口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增加40万元的收入。

来源:荆州新闻网(记者 杨杨格格 孙颖)

责任编辑:谢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