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在脚下,作为一名80后,李荣发正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彰显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当了两年兵,国家培养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经深入到骨子里,能为家乡的亲人们做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李荣发由衷的说道。这名来自黄陂蔡甸的退伍军人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越走越踏实,与此同时他没有忘记从小生长的村湾,他为谌家田的村民点亮了一条回家路。
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不言败
几番沉浮奔小康
80后的李荣发今年刚满37岁,谁也想不到这位外表朴实的年轻人已经拥有了10家自有店面,算得上是个荷包鼓鼓的致富人。“2003年退伍后我就想着要自食其力,积攒了一年的打工经历后我前往深圳创业。”李荣发回忆道,由于当时太年轻又不懂行,在深圳开了两年公司后由于亏损就倒闭了,那时,父亲的身体不好,他考虑再三决定回到武汉黄陂老家,从父亲的手上接下来位于蔡店街上一间5平方米的打印店。由于脑袋活又肯干,李荣发依靠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在一年的时间里开了四间店和建起了一栋四层楼。
原本以为幸福生活就此展开,谁也想不到2014年打击陆续而来,李荣发的父亲查出患有癌症,为了给父亲治病,李荣发借了30多万元,而女儿也在此时摔破了脑袋住进医院,“能借钱的地方我都借了,不仅外债还不了,银行的贷款也没钱换。”没办法,李荣发准备将自住的一间房子卖掉还债,而经营的店面仅剩下打印店,“为了还债,我没日没夜的接业务,不仅如此,我还将眼光放在了广告业。”当时蔡店街上从事广告的店面仅此一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荣发也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依靠分期付款又买下了四家店面发展餐饮生意。
如今这位退伍军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当过兵,有着军人那股子执拗,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康生活近在眼前。”李荣发目前已经拥有了10家自有店面,发展的业务涉及广告、餐饮等方面。
掏腰包为村湾建起路灯
点亮村民回家路
2016年,李荣发接到了一通电话,老家谌家田村的长辈李正敏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村里准备筹款将出行路拓宽,“我还记得小时候那条黄土路又窄又破,一到下雨就走一脚泥巴,道路翻新是好事。”李荣发毫不犹豫的捐了3000元钱,想借此机会回到村里看一看,没想到这一看让他更加难受了,“天一黑,村里的路都看不见”于是,李荣发决定自己掏腰包为村民建路灯,从筹划到实施的一个月时间里,李荣发一心扑在了路灯上,为了有效的解决照明与节省电费的问题,他选择了太阳能路灯,为了扩展道路、建起路灯,他主动将老宅的猪圈、厕所的配套用房拆掉,“只要能方便村民,我吃点亏不要紧。”有了他做表率,村民也纷纷拆掉了自己挡住扩建道路的设施。
总共800米出行道路中的35盏太阳能路灯建起来,村民回家的路亮了起来,但是李荣发仍然不满意,“在建路灯的过程中,我长期待在村里,我发现村里的配套照明都十分老旧,基本上不亮。”原来,在谌家田村的村广场、村内池塘以及家家户户门口的照明灯,由于时间久,设施都老化了。李荣发继续掏腰包买电线、灯泡为村内的照明设备翻新,不仅如此,村内照明的电费直接接到李荣发老宅,“既然为村民办事,就要办到底,除了2万多元施工和材料费,村内的照明用电一年3000元的费用也都是我包了。”村湾亮了起来,村里的老人们为李荣发竖起了大拇指。“荣发这小子不错,为村里解决了大问题。”老人李正勇为李荣发点赞。
贫困暑期工找工作从不拒绝
设法多发“工资”贴补暖人心
蔡店街上,李荣发的店里暑期工来的最勤,“我就爱招暑期工,还爱给高工资。”李荣发告诉记者,不为别的,他就是希望帮助困难学生。原来,李荣发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明白没钱读书的感受,“暑期工中不少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学费。”因此经营的店中只要有暑期工李荣发都十分照顾,“每个暑期工结算工资时,我都会多给3000元,因为我知道贫困生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奖励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
2018年,李荣发所经营的餐馆中招来了一名暑期工,在交谈中他得知这名学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当时就打定了要帮助她的主意。”因此李荣发常常让她多接触管理工作,时常和她交谈读书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结算工资时多给了5000元。截止到目前,有近10位的暑期工接受过李荣发的帮助,这份多给的“工资”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做事情就要无愧于心,不求回报。”李荣发告诉记者,他将永远忠于自己的内心,为更多的人办实事。
来源: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吉晴 通讯员邱舒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