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杨梅古寨景区的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素以古桥、古道、古院落等生态文化而闻名。2016年来,湖北省民政厅派驻扶贫工作队走进大山深处的石桥村,倾心帮扶,村里不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变化,也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贫困户家庭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湖北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有4名队员常驻石桥村。在石桥村调研期间,新华网采访团队听到不少扶贫工作队用真情扶贫的故事。
村民张宏军家中房屋破漏未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有点情绪。工作队员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上门解释,帮忙整修房子。得知他有孵化鸡苗的技术想办养殖场,工作队支持他5000元买了鸡苗,消除了他的怨气。如今,张宏军办起养殖场,把生意做到了重庆,还准备办农家乐。张宏军经常对人说,“没有工作队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据介绍,石桥村曾是来凤县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357户14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279人。全村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人均林地面积达3.91亩,但人均耕地面积仅0.69亩。虽然村内自然风光秀丽,但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40%以上。
据湖北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队长余劲松介绍,厅里对定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除成立定点帮扶领导小组外,还选派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脱产挂职任来凤县副县长,厅主要领导每年至少1次、分管厅领导每季度至少1次赴来凤县调研督导。厅里先后从厅直系统选派3批16名优秀干部(其中处级干部6人)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脱产常驻石桥村开展精准帮扶。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对全村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76户非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工作底数。针对每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工作队通过实施产业、教育、健康、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到户帮扶项目,所有贫困户家庭均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了户户脱贫。截至2018年12月底,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2019年,在湖北省级对来凤县进行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国家抽检中,石桥村作为第三方抽检村两次被抽中,均顺利通过了检查。
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村民幸福感增强
在石桥村调研期间,新华网采访团队召集村里老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村里路宽了,灯亮了,自来水通了,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了。
跟其他贫困地区的山村一样,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因素制约,石桥村也存在耕地少、分散、零碎等问题,以前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
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将人民群众反映最直接、最关心、最强烈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目前已基本解决石桥村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据统计,近年来,石桥村新修产业路3.83公里、通组路8.3公里、通户路3公里,乡村公路主干道硬化率达100%,村级公路通行率达100%、硬化率达100%。
路修好后,石桥村兴起了乡村休闲游。为方便村民和扮靓乡村,湖北省民政厅出资80多万元,架起280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5公里的主干道。每当夜幕降临,石桥村乡村公路被路灯点亮,村民们感叹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石桥村老村委会只有5间平房,场地相对狭窄。同时,村里“三留守”人员多,缺乏活动场所。前年,湖北省民政厅筹资200多万元,帮村里建起了3层小楼,并投入10万元建成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活动室、课业辅导室、亲情聊天室、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石桥村便民中心功能齐全,会议室宽敞明亮,楼前花团锦簇,文体活动广场上乒乓球台、篮球场和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留守儿童和父母有了亲情连线平台,留守老人有了交流活动园地,全体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场所。
2018年,在湖北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队支持下,石桥村还开展了以“厕所革命”为重点的“三改两化”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改造旱厕6户,沼气池5座,化粪池18座,扩建污水处理池一座。村里300户居民每户都配置了垃圾筒,用于日常垃圾清理,今年,工作队又支持县里提出的“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对全村剩余217户的旱厕全部改造,目前,村里基本实现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垃圾“户分类”“村收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石桥村党支部书记邓磊介绍,今年全村自来水大管网铺设全部完工,安全用水达标率100%。所有农户用上国家电网标准供电。10个村民小组全部接通宽带光纤,实现了稳定的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随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以前在那边山上住,吃水不方便,路都是毛路,肥料、粮食都是靠肩挑背驼,非常辛苦。自从异地搬迁到集中安置点以后,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网络电视、马路硬化到家门口,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生产都十分方便。”村民邓永超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
壮大村集体经济 解决村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路修好了,村子干净明亮了,驻村工作队又想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已经在村里驻村快两年的余劲松对新华网采访团队说,“石桥村还得美起来,富起来。”
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石桥村发展的短板。作为4A级景区杨梅古寨景区的核心地之一,石桥村曾经红火过,但游客渐少。为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队买来2000棵观赏桃树,种在四面环水的桃花岛,如今桃花岛名副其实,值得一游。杨梅节、河钓大赛、彩虹跑等旅游项目的举办,既活跃了乡村旅游氛围又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生意和农副产品的销售。
2018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工作队选定流转70亩荒地,投入资金近100万元从浙江引进东魁等优良品种建成杨梅产业观光园。据介绍,目前全村共有特色产业基地2450亩,其中小水果1550亩(杨梅1400亩,桃树150亩),绿茶600亩,油茶300亩,人均特色产业达到1.74亩。
今年3月下旬,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到建始县茅田乡三道岩村、来凤县翔凤镇老茶村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实地查看石桥村杨梅园、茶园、桃园产业基地和周边计划建设山地,明确了下阶段石桥村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
一位返乡的村民说,“现在回村里第一感受就是绿化比较好,楼房越修越好了,公路也越修越好了。村里几家农家乐开起来了,游客越来越多,也让我们能吃上‘旅游饭’了。”
“发展民宿、农家乐,种植绿茶、药材、高端食用菌,联系市场主体前来考察,重新打造景区,石桥村未来可期。”余劲松说。
来源:新华湖北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