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鱼糕飘香。2019年1月份,“早渔人家”食品公司的荆州鱼糕销售额就超过了60万元。松滋80后大学生梅华,用一片片晶莹剔透、雪白美味的荆州鱼糕,传播地道荆州味儿,慰藉几多乡愁。
梅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洈水镇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梅华选择来到上海工作,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却也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上海闯荡6年后,依然只是普通的打工族。
萦绕心头的家乡味儿
每年在家乡过年,梅华总能吃到在上海工作时心心念念的美味鱼糕,嫩滑爽口,洁白如玉的鱼糕让人齿颊生香,“吃鱼不见鱼,吃肉不见肉”的独特感受令人回味无穷。但他也总听到年迈的奶奶做鱼糕时感叹:“现在我们渐渐老去,年轻一辈里没有人愿意做鱼糕,这门手艺会失传吗?”
2012年春节后,梅华回到上海,奶奶的这句话一直回荡在他脑海中。这一年,妻子龚才霞怀孕了,当时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鱼糕。龚才霞说:“那时便想着生完孩子后要开一家店,将家乡地道的传统美味鱼糕等安心食材,带给在外漂泊的荆州游子。”
2013年,随处可见“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的标语,也点燃了梅华心中深藏已久的创业梦——传承家乡荆州鱼糕,传播地方美食文化。当年,梅华毅然辞去上海的工作,返乡创业。
好山好水好鱼糕
梅华的家乡松滋洈水,山清水秀,风景旖旎,有“楚南仙境”之称。这里有洈水国家湿地公园,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水质好,鱼的味道特别鲜美,做成的鱼糕自然也味美。
对于几乎从未拿过锅铲把的梅华来说,突然要学做荆州鱼糕,不是件容易的事。做鱼糕从杀鱼剔肉开始,共有10多道繁琐的工序。回到家乡,为了做出地道家乡味儿,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虚心向多名百岁老人学习做鱼糕。直到一年后,村里一名百岁老人吃了他做的鱼糕时,说:“小梅,你出师了,时间刚好。”
2014年,梅华注册了“早渔人家”食品加工企业,专门从事荆州鱼糕的加工与销售。从最初的3-4天一单生意,到每天会有3-4单,夫妻二人特别高兴。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快递时效较差和包装过于简单,客户偶尔会收到变质产品”,梅华介绍。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定了保温效果极好的包装箱。梅华说:“现在,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客户收到货后,冰袋还没有完全融化。”
他吸引人才,创建团队,生意渐渐起步,虽然鱼糕销量匀速增长,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为了突破销量瓶颈,他在原材料选择上动起了脑筋。做鱼糕最好用本地土鸡蛋,但是附近土鸡蛋量太少。梅华寻求洈水镇政府支持,通过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早渔人家”同各贫困村签订了合同,梅华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当地贫困户手中购来土鸡蛋;做鱼糕用的主要原材料是鱼,梅华与洈水集团签订《洈水有机鱼专供授权合同》,原料从普通的鱼塘鱼,变为“好山好水养好鱼”的洈水有机鱼。生态食材做出的生态鱼糕,香飘荆楚。
一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2016年,梅华对工艺进行技术改良。他打破传统,保证口感,对工艺进行改造,顺应人们的健康理念,他减少了猪肉比例;通过政府牵线,邀请到松滋食药局、农业专家、食品专家前来指导工作,对鱼糕工艺继续改良。“早渔人家”的鱼糕也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开发了适合不同人群的鱼糕,有老年人喜欢吃的低脂鱼糕,也有孩子们喜欢吃的加了荸荠的荸荠鱼糕,这些都是在和顾客的交流中按照他们的建议而开发出来的新口味。通过对原材料的重新选择,对工艺技术改良,鱼糕销量猛增。梅华负责制作鱼糕,妻子龚才霞负责销售:“在外地的荆州老人,通过银行汇款都要购买鱼糕。有的时候订单增加来不及做,顾客一等就是一个礼拜,而且普遍反应没有关系,美味值得等待。我个人也因此收获了不少友情。有20出头的准妈妈,有年近古稀的老阿姨。”现在,“早渔人家”已从一家只有20多平方的小店,做到了拥有一家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的食品公司,销售额从开店之初一年都不到60万元营业额,做到了年销售鱼糕800万元。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早渔人家”的鱼糕一直是限量销售。梅华说:“每一份信任,都不能辜负。”创业路上,梅华用诚信和执着,精心烹制出一道道家乡美食,复苏家乡记忆,留住舌尖上的乡愁。
来源:荆州日报客户端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