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会奖牌奖杯融入梅花黄鹤楼元素 展现军体特色彰显中国气派

长城环绕中,武汉市花梅花绽放在奖牌上;层层祥云上,和平鸽在奖杯上一飞冲天;礼仪人员身着旗袍,腰间缀玉。10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奖牌发布暨颁奖物资展示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正式揭开本届军运会奖牌、奖杯等颁奖物资的面纱。梅花、长江、汉水、黄鹤楼、汉绣、楚式漆艺等武汉元素尽显楚风汉韵,和平鸽、五角星、道路等则凸显军事特色,彰显军运会精神。

奖牌

打破“圆形”传统

军运会金牌

毫无疑问,奖牌是最受瞩目的。本届军运会奖牌名为“和平友谊之星”,直径81mm、厚度5mm,金牌采用黄铜镀2克金,银牌采用紫铜镀2克银,铜牌为紫铜上色。

在纹样的设计中,除常规的CISM (国际军体)标识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徽以外,还对一些传统元素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以三颗标准五星为主体视觉形象,代表军人、军队、军事,又恰似三个正在奔跑的人,形成“众”的概念,给人以刚强硬朗、威严之感,军味十足。左右两侧则为艺术化处理的赛跑终点冲刺的撞带,与中间拟人化五星造型一起构成赛跑最后冲刺撞线的画面瞬间。奖牌挂钩则提取了梅花的造型进行艺术化处理,与奖牌形成一个整体,打破传统“圆形”奖牌的概念。

在奖牌的制作中,则运用到武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挂带正面以汉绣工艺呈现武汉军运会会徽,背面绣出长江、汉江的水纹图样。

据悉,自去年5月17日军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征集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军运会奖牌工作经历了设计方案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设计阶段,历经预压、酸洗、镀金、印压、塗金等20项工艺,历时数月的反复修改和打样,最终完成了军运会奖牌制作。奖牌制作由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奥运会奖牌评审委员会评委罗永辉全程指导。奖牌制作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铸币技术,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采用环保性工艺处理,防腐、防摔、抗氧化。

奖杯

梅花五瓣

化用奥林匹克五环

军运会奖杯

军运会奖杯名为“腾飞”,以梅花、抽象的和平鸽为设计主元素,与军运会会徽的数字“7”、跑道、祥云图形组合。其中, 一飞冲天的和平鸽造型,既体现“共筑世界和平”之意,也寓意运动员拼搏向上,再创世界军运会佳绩。数字“7”表示第七届,跑道表示运动会,祥云为吉祥如意,也表示白云黄鹤之乡的含意。特别的是梅花的五片花瓣,紧扣奥林匹克五环图形,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颁奖台、托盘

和平鸽展翅翱翔

在颁奖台、托盘的设计上,同样采用了和平鸽为主视觉元素。和平鸽翱翔时展开的双翅,被形象演绎在了颁奖台的正面、以及托盘的整体造型中,寓意展翅高飞,诠释了“体育传友谊”的精神,展示世界军人的光辉。

颁奖仪式

将听到编钟、编磬

监利民歌《啰啰咚》

编钟敲响,颁奖仪式拉开序幕;编磬声中,见证颁奖荣耀一刻;非物质文化遗产监利民歌《啰啰咚》的元素也将响彻全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颁奖仪式音乐由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周曼丽领衔创作,“荆楚文化特色与国际音乐语言融合,既有军人情怀,也有时尚性和交响性”。

熟悉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人,听到军运会颁奖音乐时会感到特别亲切,它们都采用了监利民歌《啰啰咚》的传统音调为元素。周曼丽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监利自古属江汉楚地,尚楚风,作楚声。‘啰啰咚’是湖北省的地方传统民乐,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用它的旋律发奖,能让大家在耳熟能详中感受到荆楚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让全世界感受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有强烈的记忆度。”

音乐中还融入了湖北标志性的编钟、编磬,在提示音的末尾,就用一记醇厚的编钟声敲响颁奖仪式的序幕,颁奖音乐中则有大段编磬的演奏。为此,创作团队专门赴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等地采集音乐。颁奖音乐中有大量荆楚元素,但并非简单地采用,“我们对‘啰啰咚’的旋律进行了再创作,编钟、编磬也与大型铜管弦乐队配合,使音乐既有东方神秘的听觉美感,也有国际性时尚性”。

为军运会而创作,颁奖音乐中当然少不了浓郁的英雄气概,“小军鼓的节奏就像军人的步伐一样,高亢的小号预示着战斗号角的吹响,刚劲有力的节奏更显示战无不胜的雄心”。

礼仪服

传统旗袍腰间缀玉

袖上纹海水江崖

军运会礼仪服装亮相,尽显中国女性的自信与风采       长江日报记者肖僖 摄

在发布会现场,多位礼仪人员身着本届军运会礼仪服装亮相,尽显中国女性的自信与风采。礼仪服装采用中国传统旗袍样式,分为青花蓝和中国红两种颜色,引导员、托盘员两种款式。服装面料采用色织提花绸,以“宋锦”的编织方式将“海水江崖”纹呈现在衣袖上,腰间配以玉器流苏挂件,在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之道。

部分军运会升旗手也在发布会上亮相,他们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目光吸引了众人的关注。一位升旗手表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们一定在此次任务中零失误、高标准,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奖牌盒

采用楚式漆艺

奖牌盒采用的是楚式漆艺中的素漆木胎工艺

长江日报记者冯爱华 摄

“奖牌盒采用的是楚式漆艺中的素漆木胎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楚式漆艺传承人刘比建是军运会奖牌、奖杯设计方案的6位专家评审之一,也为奖牌盒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奖牌盒以香樟木为胎体,外部采用红色素面漆,没有彩绘,底部雕刻象征长城的装饰纹。盒内不上漆,保留了木头原质,不仅散发出淡淡的香樟木气味,而且也不生虫。盒体采用抽屉式设计,标准化制作。整体设计庄重不失朴素,既有楚文化的地域特色,也体现了国际化。

湖北是大漆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全世界最优质的天然漆资源原产地之一。战国到秦汉的500年间,是漆艺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制作费时耗工,漆器常作为祭祀礼器、馈赠珍品。楚式漆艺在中国流传2000余年,以造型奇异瑰丽、图饰丰富多样、色彩饱和雅重为主要特征,从国宝级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鼓、曾侯乙豆、透雕彩绘座屏上,可看到楚式漆艺达到的高度。

2011年5月,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来源: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冯爱华 通讯员张惠君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