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山县厦铺镇,有一处高峰——三界尖,可眺望湘鄂赣三省。
三界尖北麓,大山溪流汇集而成的三界河流经一处有村庄、小丘、梯田、毛竹林的平地。这里河流变缓,水温较低,故得名冷水坪。
80多年前,这里是红军长征后湖北地区最后的游击根据地中心,鄂东南道委(相当于地市州委)机关所在地。
7月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冷水坪,只见一幢陈旧的民居上悬挂着“苏维埃政府司令部”标识牌,显示当年这里曾风起云涌。
萧克曾在这里战斗
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科长徐赐甲介绍,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鄂东南道委机关逐步退守至通山县境内的洪港、大幕山等地,最后转移到山高林大、人烟稀少的冷水坪。随迁的还有鄂东南兵工厂、红军总医院、红军被服厂等后勤单位。
机关迁入前,红军十二师师长萧克率兵来到冷水坪,与红军独立团一起打退敌人的进攻。他在这一带战斗约一年时间,与当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
当时,冷水坪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节衣缩食,为红军解决生活难题,踊跃送子送郎参加红军,将冷水坪建设成为鄂东南革命的最后屏障和坚强的战斗堡垒。
1935年初,中央红军正在长征途中,鄂东南道委机关带领留下的部队开展游击战。
历史资料显示,在敌人疯狂的反扑中,冷水坪根据地4000多间房屋被烧毁,500多名红军被杀,几乎每家都有人牺牲。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平曾在三界尖坚持游击战争。他回忆,那段岁月,只能吃红薯、苞谷,没有饭就吃笋子。有时一个多月没盐吃,把辣椒与笋子一起煮。
1937年10月,鄂东南苏区集结共产党员、干部和红军游击队员400来人,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奔赴抗日新战场,为民族独立再建功勋。
两座电站见证真情
冷水坪村民乐昌志今年89岁,老人介绍,父亲乐正元因为参加红军被杀,他与母亲被卖到江西生活15年,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家乡。
1984年,萧克将军重返通山,寻找失散的亲人,看望慰问当年的战友。他深情地说:“通山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看到山区面貌没有多大变化,老百姓仍住着干打垒的土坯房,行的是泥巴路,他主动提出帮忙。得知当地在鹅公颈筑坝兴建小水电站,当场表态支持。
在萧克关心下,1984年5月,3台装机200千瓦的鹅公颈电站投产,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随后,张河口电站在扶苏资金帮助下启动建设,1985年1月建成投产,年发电量达178.4万千瓦时。两座电站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站在鹅公颈电站溢洪口下方,记者看见,一道80多米宽30多米高的瀑布飞珠溅玉,日夜不息,似在回报老区人民的恩情。
上世纪90年代,萧克第二次回到通山,曾在九宫山小住。此时,身体已不允许他再回故地冷水坪。在九宫山顶,他向冷水坪方向默默眺望良久。
英雄事迹仍在传唱
在一处山坡,建有冷水坪革命烈士陵园。
碑文上记载了鄂东南道委迁至冷水坪、冷水坪革命根据地形成轨迹、鄂东南道委在冷水坪重大历史事件等,陵园内安葬着46名先烈。
66岁的镇退休干部郑爱国是陵园的筹划者、参与设计者。他介绍,“冷水坪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为李平1987年9月所题。碑体设计为两只手握着一支步枪,寓意“革命动力源源不断、枪杆子里出政权”。
郑爱国说,1987年5月23日,他登门拜访李平,李平激动地说:“感谢苏区人民来看我。”听说要修建烈士陵园,李平设法筹资4万元,一半用于建陵园,一半用于修建冷水坪小学。
吴致民是鄂东南道委书记。因常留满脸胡须,群众称为“胡子”,遂化名“胡梓”。他在鄂东南领导土地改革和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带领红军粉碎国民政府军多次“围剿”,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1935年2月,冷水坪遭敌偷袭,吴致民不幸牺牲。至今,厦铺镇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字写,一横长,胡梓来到我家乡。头戴一顶麦草帽,脚穿草鞋走四方,为我工农谋解放。”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爱虎通讯员孔帆升徐世聪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