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不惧山高 ———记大别山扶贫女将徐红玉

“一个冷门单位的女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行不行啊?”两年前,听说县军休所所长徐红玉来驻村,罗田县胜利镇陈家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新辉心里直打鼓。

一个月前,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对该村充分肯定。陈新辉感慨:“这个女将有一套,咱村贫困户都感谢她。”

偏远山村面貌新

从罗田县城往东北60公里,到胜利镇集市,再走30公里山路,就到了大别山深处的陈家山村。全村320户1148人,散居在海拔748米的一个马鞍形山梁上。“脱贫攻坚,不惧山高就怕腿软。”3月21日,44岁的徐红玉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2017年5月,她和工作队员第一次从县城驱车到村部,足足走了3个小时。

徐红玉说,她们到村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修建4公里的新路,但预算下来,要180万元,资金是个大问题。

陈家山村是非贫困村,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5人,人数比不少贫困村还多,但获得的政策支持有差距。

工作队多次到市、县、镇争取支持,新路终于在去年12月底建成,从县城到村里比以前提速一个小时。

入夜,村里主要路口的17盏太阳能路灯,犹如镶嵌在山村的一轮轮明月。两年来,工作队筹措资金近300万元,建垃圾池、装太阳能路灯、修文化广场,陈家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好走了,湾里美了,山下来的人多了起来。”去年底,在徐红玉的鼓励下,贫困户陈冬华在村里第一个将自家客房改建成农家乐。“开春后踏青赏花的客人多,上个周末接待五六拨客人就餐。”陈冬华说。

产业脱贫办法多

“老陈大哥,野菜喂养土猪,也要注意预防非洲猪瘟。”当日中午,走进贫困户陈胜冬家,徐红玉关切地叮嘱。“这个冇忘记,去年您请来的专家讲过。”陈胜冬笑着说。今年51岁的陈胜冬,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读书,致贫原因是妻子生病长年吃药。前年底,听闻陈胜冬有养猪脱贫的想法,徐红玉跑遍畜牧局、环保局、农商行、镇政府等多家单位,帮助争取资金办手续建起6间猪舍。“去年卖出16头土猪,毛收入4.8万元,纯赚一半。”陈胜冬说。

进村第一天起,徐红玉就和队友们走访147户贫困户,逐一摸清家底,为每一户“定制”帮扶措施,确定具体脱贫办法和时间步骤。“群众都夸她抓产业有办法。”陈新辉说,闲暇时,村民都愿意到徐队长的住处坐一坐,讨个主意。

徐红玉深知,脱贫需要发展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她发现,陈家山村家家户户用高山泉水酿造老米酒,但大都自酿自饮,很少外销。“这不就是很好的产业吗?”2017年,徐红玉动员能人陈胜苏回乡创办老米酒产业合作社,吸纳43个贫困户入股,按照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利润分成的方式集中经营。去年,25万公斤老米酒成为远近闻名的“抢手货”,贫困户每户分红3000元。

夫妻双双把贫扶

徐红玉爱人熊勇在凤山镇瓦窑岭村担任第一书记,两人是全县400多驻村扶贫干部中唯一一对夫妻。

2017年刚来时,正值儿子高考备战的关键时期。“孩子怎么办?”记者问。“只好托付给年迈的爷爷照顾。”徐红玉说完,半天没吭声。

每周一早晨,夫妻二人背着背包出门,直到周末才能团聚。“前年遇上大雪封山,她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熊勇说,他和徐红玉更像是工作伙伴,每次打电话,她基本都是问扶贫的事。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陈家山村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

责任编辑:谢珊

(作者:记者柯利华通讯员刘世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