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当前正是农民选种播种的关键时期,种子的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全年的收成好坏,目前,市场上种子最常见也是最难鉴别的问题就是品种套牌,这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需要严加监管。
所谓套牌种子,是指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以某品种种子冒充已审定的、具有合法市场准入资质的种子品种或者更换正牌种子外部包装私自对外降价销售的假冒行为,种子的真实属性(种类、品种和产地)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假种子。套牌种子危害巨大,一是威胁农业生产安全。任何农作物品种都有其特定的区域适应性和配套的栽培技术,在区域适应性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方面完全相同的品种是极其少见的。以此品种冒充它品种在市场上销售,农民就会以它品种的特性去使用和管理,而使用和管理方法的不恰当,将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二是影响种业科技创新。一个新品种的成功选育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其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是相当高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其成本则更高。一个不法企业采取套购、套牌和假冒等非法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拿来”别人通过巨大付出获得的成果,为自己牟利,使育种机构巨大代价获取的核心技术优势受到非法侵害,将严重挫伤育种机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套牌种子产生的原因,一是暴利吸引不法分子制售假种子。种子成本包括从基地购进玉米种子的成本,加工包装费,加上知识产权成本、市场营销费用等,最终成本非常高,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但造假商贩的成本就便宜了,从基地运回的种子质量相对差些,不用承担知识产权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成本和价格始终比真种子便宜些,非常暴利。二是制假售假违法成本低。由于销售分散,不法商贩的违法行为很难全部发现。即便抓住了侵权问题,一般也就是抓住违规销售的部分进行处罚,处罚力度也没多大。造假所得是暴利,违法成本又低,扰乱了整个种子市场,催生了种业市场的乱象。三是虽然新《种子法》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退出没有太多实质性举措。相反,现在相关政策还越来越宽松,以前对企业注册资本还有一定要求,如今这个门槛也取消了,个人可以在异地注册成立不同的种子公司,这些公司的资质良莠不齐,甚至还会有一些皮包公司专门从事违法行为。
整治套牌种子是规范种子市场的重中之重,需要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监管者协同合作,源头和市场一起“抓”。
注重源头打假。在生产基地,假种子一旦落地会给当地相关部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基地的属地管理部门、企业联动起来,让假种子不落地、不能进入市场,这样维权成本能相对低一点。深入种子生产企业,严格检查落实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掌握每一批种子产地来源、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质量指标、销售去向等内容,尤其注重将种子经营档案与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相对照,核实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坚持严格执法。对于违法生产和经销种子的主体从严处罚,彻底让其对法律产生敬畏,才能避免踏过假冒伪劣种子这条红线。应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定,提高种业市场违法成本,制裁各种侵权行为,执法处罚覆盖各个环节。在研发环节,国家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保护力度;在良种繁育环节,加大对合法企业良种繁育基地的保护力度,打击不法厂家套购种子行为;在推广环节,打击套牌,假冒、仿冒的行为,打造一个合法、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注重自我维权。对种植户进行普法教育,同时进行常识宣传,使种植户在购买种子时避免上当受骗。到正规的种子企业购买种子;查看种子的商标和标注,注意产地、发芽率、生产日期、适宜区域等;索要正式发票,并妥善保存;查看种子的色泽、形状等,出了问题后能及时维权。
畅通维权渠道。鉴于种子企业和农户遭遇侵害时维权成本高、赔偿少,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发生事故后责任认定难,探索建立一套多部门参与的长效维权打假机制,制定处置程序和技术鉴定办法,有效维护正规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任平
来源:黄冈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石樱
★垄上水稻社群等你加入!★
为更好地服务水稻种植户和水稻产业相关人员,
垄上水稻社群将为广大乡亲提供
水稻病虫害防治、天气预报、田间管理、增产增收等信息。
水稻夺高产
就来垄上水稻群
赶紧添加客服藕圆子的微信15527226995
加入我们吧!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