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17版)党建周刊扶贫手记刊发了一篇故事——《干部将心比心,干群才会心贴心》。
故事的作者是公安县闸口镇红安寺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车超,讲述了她扶贫的经历和感悟。
全文如下:
3年前,我从公安县国土资源局,来到了闸口镇红安寺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我的驻村扶贫工作。说实话,刚开始组织派我来的时候,家里人有些不同意。但我是个不服输的人,心想既然当了这个第一书记,就一定要把扶贫工作干好。
红安寺村共有63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我来的时候已脱贫68户,整村并不是贫困村,但乡风民情比较复杂,干群关系不太好。村集体负债50多万元,整天都有债主上门讨债。有钱好当家,没钱难办事,村干部的干事积极性不高。
当时,村里的扶贫材料欠缺,基础工作全镇倒数第一,我和扶贫工作队员就从整理资料开始。那时正是冬天,村部在一座30多年的老楼里,条件简陋,只有两个电暖器,大家冷得发抖,有段时间,大家天天中午吃方便面。我们加班加点两个月,终于把所有资料填报完整了。
群众对我起初也是将信将疑,觉得我是个女同志,下来干几天,很快就会回去的。最终,我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对我从“不认可”到“认可”。
打开局面,是从2016年县里开展扶贫攻坚“整村推进”开始的。过去村里道路狭窄,电压很低,自来水龙头一打开,都是泥浆水,群众只能打井水吃。经过争取,村里拿到了400万元的项目经费,我们开始建设水泥路,进行全村电改、水改,新建600多平方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群众看到我们扶贫攻坚做的实事,纷纷点赞,村干部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
脱贫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村里有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何凡,建立了林海家庭农场,进行虾稻连作。刚开始规模不大,水稻和小龙虾的销路靠自己找。2016年,在县国土局的帮助下,何凡与长沙金健米业建立了订单农业的关系。林海家庭农场从此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几十户贫困户把土地流转过来,有劳动能力的跟着学习虾稻连作技术,大家靠产业脱贫致富。
驻村这几年,我把全村每个贫困户的家都跑遍了。很多贫困户的勤劳、善良,让我感动又敬佩。朱传清是位残疾人,也是一位单亲爸爸,初到他家,看见一对年迈的老人和失去一只手臂的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闲谈中得知他儿子在读大学,全家也享受了国家扶贫政策。他聪明、勤劳,流转了几十亩外出务工农户的田地,单手种水稻,还负责二组农户抽水工作,这样一年下来收入颇为可观,在组里带头脱了贫,走到哪看见我都喊我“超姐”。
也有些贫困户,因为生活的不幸,怨气很大。比如二组一位农户,子女都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家庭不幸让他“心气不顺”。2016年夏天,他女儿生病住院,但因为相关信息漏登了,无法享受医疗救助手续。很快,我们帮他代办一切手续,让他改变了对党员干部的看法。现在,他对党员干部直竖大拇指。
我相信,只要工作做实了,政策掌握透了,对群众将心比心,群众和党员干部就会心贴心。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一定把扶贫工作干到底,让全村按期脱贫奔小康!
(责任编辑:田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