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县域经济最新排名公布了
日前,湖北省经信委、省统计局通报了《2017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情况》。
此次,对湖北省80个县(市、区)201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考核后,发布了综合排名等相关数据。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各县(市、区)的综合排名吧!
第一类县市区
可以看到,第一类县市区里,江夏区、大冶市和蔡甸区位列综合排名前三。
第二类县市区
第二类县市区排名中,综合排名前三位的是枣阳市、钟祥市和京山县(特别说明:考核时京山还未撤县设市)
第三类县市区
第三类县市区中,恩施市、南漳县、麻城市综合排名位居前三。
(特别说明:由于考核项目较多,上面只列出了综合排名等部分数据,想查看全部数据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
延伸:三类县市区怎么分的?
看完排名,可能有人会问,这一二三类县(市、区)是怎么划分的呢?
据2016年湖北发布的《关于完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的意见》规定:
第一类县(市、区)22个,即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的21个县(市、区)以及宜昌市夷陵区。
第二类县(市、区)27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所在县(市、区)。
第三类县(市、区)31个,即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的28个县(市、区)以及恩施市、远安县和鄂州市梁子湖区。
省政府参事:县域经济喜中有忧
今年5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省政府参事室近日组织6名省政府参事,就振兴我省县域经济在省内外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
个高块头大,尖子不够尖
彭智敏参事表示:
“我省经济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喜中有忧。”
朱喜安参事说:
““个头”长高、“块头”变壮,我省县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竞争力不断增强。然而,与县域经济强省相比,“尖子不尖、平均水平低”仍是我省县域经济面临的问题。””
2017年底发布的《2017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显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0名”中我省有4个,与湖南、河南持平。江苏、浙江和山东分别以27个、19个和18个名列前三。
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十位县市”中,江苏占6席,福建、湖南、浙江和山东各占一席。各项排行榜中,我省表现最好的是“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前100名”,数量为7个,居中部第一。但同处中部的湖南省,有两个县市进入前十位,排名高于我省入围县市。
省内较强5市在全国啥水平?
马美湖参事介绍,调研组对我省综合实力较强的枣阳、枝江、宜都、潜江和宜城5市,与近年的中郡研究所全国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
枣阳
看速度指标:2015年、2016年,有4个市略高于全国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
看活力指标:5个市投资强劲,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均高于全国百强后十位平均水平;消费方面,宜都稳居百强,其余正快速向百强迈进。
看质量指标:2016年全国百强后十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占生产总值比重的平均值为7.64%,有3个市低于平均值。
看三次产业:2015年,全国百强县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为8∶55.9∶36.1,而我省5市中,有3个市的农业占比高出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4个市第三产业低于平均值。
如何补短板、强县域?
参与调研的参事们认为,推动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各县市要重视与周边产业配套,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链,实现合作共赢与差异化发展;跳出经济看经济,统一规划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解决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短板;跳出产业看产业,科学规划县域内一、二、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跳出资源看资源,着力搭建新平台,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枝江
参事们建议:
调优产业结构,把县域经济作为我省工业化主战场;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加工向高端制造升级、传统商贸向现代服务业迈进;
加快动能转换,对县域经济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经济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田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