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由于爱人不幸离世,农场主李卓秀接手了丈夫留下来的农场和130多万元债务。如今,6年过去了,2022年对于她来说是十分特别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她不仅通过努力还清了债务,而且在事业上更上了一层楼。
李卓秀在武汉市黄陂区种植了两百多亩的瓜蒌,现在正是瓜蒌冬管的关键期。见到李卓秀时,她正带领工人们在瓜蒌地里忙活。
冬闲人不闲,虽然请了二十多个工人,但是瓜蒌冬管技术要求高,李大姐需要随时指导。
武汉市黄陂区江秀家庭农场 农场主 李卓秀:最高峰一天干活最多的时候有四十六个人,一年三十多万人工费。
李大姐说,经营一家家庭农场,主要成本支出包括人工,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算下来,种植900亩水稻加上200亩瓜蒌,一年所需的成本在150万元左右。2016年,对于李大姐而言,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当年,爱人不幸离世,留给她的是一座农场和130多万元的债务。丈夫离世前,叮嘱李大姐一定要还清债务。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李大姐一个人挑起了经营这座农场的重担。为了还债,农场的每一笔支出李大姐总是精打细算。一上午,李大姐忙得脚不沾地。等到中午,工人们下班回家吃饭,李大姐才有时间带我们到农场里四处转转。
李大姐估算,今年瓜蒌种植的毛收入能达到二十五万元,和往年基本持平。不过,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今年能够有这样的收成,李大姐付出了比往年多得多的汗水。
高温干旱是乡亲们谈到2022年避不开的话题。特殊的年成为李大姐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李大姐和农技专家们共同努力,收获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记忆,更是新农人的成长。
抽水抗旱,这让李大姐的水稻种植成本中,一亩地要比往年多三十块钱的水费,好在今年李大姐的再生稻产量不错。
今年,农场出产了超过两百万斤稻谷。李大姐说,按照今年的稻价,种植一亩再生稻,可以纯赚800多元。这也是今年农场最主要的赢利点。经营一家农场,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眼前这座烘干厂正是2021年李大姐为了降低稻谷加工成本建起来的。今年这座烘干厂不仅很好的完成了自家水稻的烘干任务,还通过社会化服务,为农场带来了一笔计划之外的收入。
武汉市黄陂区江秀家庭农场 农场主 李卓秀:我们自己都烘了一百多万斤,我另外收了别人的两百多万斤,差不多烘干了四百多万斤,一斤稻谷我们收进来烘出去赚个两分钱就不错了。
除了水稻,李大姐还会在冬季种上油菜、小麦,让土地价值最大化。经过李大姐的精打细算,忙碌了一整年,农场纯收入超过五十万元。这也让李大姐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6年来,李大姐一步一个脚印的经营这座农场,一步一步地还清了130多万元的债务。六年间李大姐还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为农场添置了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等一批农业机具,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李大姐说,2023年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武汉市黄陂区江秀家庭农场 农场主 李卓秀:合作社瓜蒌的商标注册了好几年,现在地里面种的油菜的商标和大米的商标我们都注册下来了,以后就是想走电商这条路。
来源:《垄上行》
编辑:邵一玲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