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们都向往“诗与远方”,艺术之妙,远方之美,令人着迷。
北京东部的小镇宋庄,就曾是许多艺术家向往的“诗与远方”,这里也因为有了当代艺术家群落而闻名全球。
如今,“诗经故里”房县,也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向往之地,吸引着一大批艺术家从北京宋庄、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在这里扎根落户。
大家不禁会问,这些艺术家为何青睐湖北这个山区古城?房县会成为下一个“宋庄”吗?他们的到来,又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初冬时节,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走进房县,走近这群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
房县是个好地方,我和家人都已经爱上这里
冬日的午后,记者走在房县西关印象老街,穿梭在深邃悠长的青石小巷中,关雎楼、山峡会馆等一栋栋古老建筑,古色古香,让人流连忘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还汇聚了大量优秀的国内潮流艺术家。
记者走进临街的一家“洛偃画室”,五彩缤纷的画作给古街增添了一抹亮点,画室创始人安洛偃老师正在授课。
80后的安洛偃曾是北京宋庄的职业画师,在当地小有名气。她于2002年创办“洛偃画室”,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她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分画室,如今,她又来到了有着“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的房县。
对于房县,安洛偃并不陌生,2019年房县艺术区还在建设时就来考察过。“当时我并没太多想法,但后来,当我看到进入房县的艺术家饶松青老师的报道,又了解到张慧平老师的归心书院入驻,还有杨振文、周相春、李广明等很多老师都在建艺术馆,我着实惊呆了。”安洛偃回忆说。
仅仅两到三年时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纷纷入驻房县,这是安洛偃未曾想到的,房县艺术区也成了宋庄艺术家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但我真正决定从宋庄迁出,来房县开设画室,还是今年年初。”对于未来的发展,安洛偃也考虑了许久,她很想在北京闯出一条路来,继续做品牌加盟和美术教师培训,但这一切似乎并不容易,特别是北京的生活成本、房租、员工们的日常开支,还有孩子们的入学问题等等,几经考虑,最终选择来房县。
“画室注册、商标、宽带问题,新学校的选址、室内设计、改造施工,同时,招人、公众号、海报宣传册、招生等一系列繁杂事务,每天日程表满格,但有条不紊。”安洛偃说,来到房县后每天都非常充实,当地政府很给力,特别是房县艺委会给予了很多支持。
她犹如重获新生,又捡起了曾经的梦想,整装待发!
安洛偃的丈夫也是一名职业画师,在房县,夫妻俩除了画画,就是教学生画画。“令我很意外的是,来我们这上画画课的不仅仅只是小孩,还有不少大人来报名,以前平时他们可能是在家带孩子、打麻将,现在也来学画画,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安洛偃笑着说道。
“房县是个好地方,因为我和家人都已经爱上了这里。”安洛偃坦言,一家人都从北京宋庄搬到这里,像家一般的感觉,这里的艺术氛围也越来越浓。
“目前,我正在谋划一个公益项目,也算是我个人的心愿,这就是村村大美计划。我想把艺术教育、艺术氛围带到房县的各个乡镇去,让更多的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到美育教育的熏陶,为我们房县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谈及未来,安洛偃如此说道。
将房县打造成永不落幕的艺术生活博览汇
目前,像安洛偃这样从宋庄搬到房县的艺术家已有百余名,房县艺术区在艺术圈已小有名气。短短几年时间,房县艺术区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这不得不提到一位业内大咖,房县艺术区总策划曾鸣,正是由于他和艺委会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与顶层设计,才有了房县艺术区的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曾鸣(前排左一)见证众多艺术家落户房县
“房县位于武当山下、神农架前,古隆中在东南……这种特殊的人文地理位置,是最早吸引我们艺术家安营扎寨的地方。”谈及与房县的缘分,房县艺术区总策划曾鸣侃侃而谈。“我希望房县能够成为永不落幕的艺术生活博览汇,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与房县政府一道,创造出与武当、神农、古隆中等量级的世界级IP。”
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走访艺术区商铺
曾鸣也是艺术家出身,说起当代艺术发展史,他如数家珍。
“改革开放后,一批吃螃蟹的艺术家走出体制,聚集到圆明园,形成第一代画家村。但后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房租成本越来越高,艺术家们就搬迁到了北京五环外的798和六环外的宋庄。”曾鸣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艺术家开始在宋庄小镇安营扎寨。最鼎盛的时期,宋庄住着上万名艺术家,相关从业人员十余万,无数造型各异的工作室、美术馆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
“可惜宋庄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当年,艺术家与农户签订的是20年租房合同。这些年租房合同陆续到期,又赶上宋庄拆迁,于是部分艺术家又开始陆续搬离宋庄。”曾鸣说,房县政府很有眼光,他们根据我们艺术家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政策,让达到相当水准的艺术家能够以优惠的价格通过购买获得拥有大产权的不动产,目的是让艺术家和机构能安心落户、稳定发展。
“搬到偏远房县,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包袱小、拿只笔可以行走天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依赖度相对较低。”曾鸣说,如今,高铁、飞机、微信、快递……让世界成为平的,在三四线县城生活同样也很便利。而房县是诗经故里,黄酒源远流长,这里有诗有酒、有山有水,这不正是艺术家心目中追求的“诗与远方”吗!
“从文化艺术段位来说,房县艺术区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圆明园画家村和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798、宋庄画家村一脉相承。”曾鸣说,但在房县艺术园区建设上有自己的特色,采取一园多区形式,并不局限在一个园区内,有西关老街艺术街区、窑淮镇陈家铺,还有东风汽车公司遗留下来的老厂等等,都可改造成工作室、艺术家公寓、交流驻访中心或研学基地。
房县的艺术家们经常聚在一起,开会议事
当然,和圆明园、宋庄相比,来房县的“艺术家”是一个统称,不只是画家和雕塑家,也有收藏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乡愁投资者。曾鸣的设想,要将房县艺术区打造成一个IP集群,是建立一种具有文化性、可持续性的生态圈。
“我经常开一个玩笑,它就像台球里面白球一样,一击它,就把别的球都给激活了。目前第一批入驻的工作室多为美术馆,美术馆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于经济条件略差一点或者年轻一点的艺术家,他们可以在这里租房发展,房租相比北上广要低得多。”曾鸣畅想着未来景象,再过两三年,房县艺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北京过来玩几天的,上海过来度个假的,武汉过来想写个剧本的,肯定会络绎不绝,另外还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背包客,这就无形中给当地融入了很多人文基因。
房县土特产变身文创品
身为一座千年古城,房县自从有了艺术区后,吸引了众多来自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来的艺术家,他们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一个个都有点“不安分”,常常出其不意的“跨界”创业,对未知领域充满了激情与期待。幸福树下酒业的负责人杨东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下小酒】联合创始人CEO 杨东
如何让房县黄酒火出圈?杨东也是煞费苦心 。“我们对传统的黄酒有近十道工序的改良和升级。从酒体的体验来说,既保留了房县黄酒三千年传承的韵味,又在传统古法酿酒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的数据监测和自动化的控制手段,使得《当下》黄酒的口感更加高级,通过严谨的去杂醇、高密度过滤杂醇、严格的灭菌、低恒温发酵等技术手段,让房县黄酒更加健康,微醺不赘头,活血养颜抵寒气,这是《当下》黄酒追求的和已达到的水准。”
房县黄酒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作者尹吉甫,正是房陵人,他曾作为楚使者出使周,带房陵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当殿开坛,满殿飘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
从诗歌的诞生,便与酒产生了不解之缘。像著名诗人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甫的独酌成诗,都是当时黄酒盛行的真实写照。
房县西关古街
一杯黄酒醉了中国的历代文人,《当下》黄酒亦是传承了黄酒的千年醇香,还增添了新潮的气泡,文创logo设计,与当地生产酒厂开发气泡黄酒、低度黄酒等新口味、新品种。一群追梦的跨界艺术家,在房县续写着黄酒的传奇。
目前艺术家们为房县黄酒打造了好几个品牌,“当下”,活在当下之意;“不废”,取自杜甫名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房醴”,房县黄酒的最高级,醴就是酒,酒中之酒……
“这些文创,年轻人都非常喜欢,这款汽泡黄酒在北上广等地销售得特别好,与之前的普通黄酒相比,价值已翻了数十倍。”杨东说,一个古老的品牌,在当下房县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又何止是黄酒,房县的香菇、茶叶也都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属性,艺术家团队们打造的房县农副产品品牌,“千家菇”、“房蟹”、“窰淮茶集”层出不穷。
正是这群热爱生活,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和激情的艺术家,让千年古县更加多姿多彩,呈现出更丰富的业态,促进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正如曾鸣老师说的:古街常有,艺术区不常有,有艺术区的古街绝无仅有。
期待湖北房县成为下一个“中国宋庄”!
来源:长江云记者:陈赟 李桓 杜可飞 通讯员:唐敏 杜达巍
编辑:黄俐琦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