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武汉市观鸟协会发布了青头潜鸭在武汉的分布地图,11处栖息地多点开花。武汉市观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头潜鸭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青头潜鸭对环境要求很高,素有“环境测评师”美誉,这些年它们把武汉湿地当成了栖息的家园。
活动在武汉11处湿地 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记者在武汉青头潜鸭分布地图上看见,青头潜鸭在武汉的11个分布点位遍及东西湖、黄陂、新洲、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等区域,包括童家湖、武湖、东湖等湖泊湿地,每个点位均配有生存环境照片,并标注了拍摄时间、发现人等信息。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2021年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历史上青头潜鸭一直在北方生长、南方越冬,最南越冬地在河北省。近几十年,因为环境变化、栖息地被破坏等原因,青头潜鸭南迁寻找新的家园,武汉成为青头潜鸭在全球最南端的繁殖地。
8年以来,青头潜鸭在武汉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夏区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处均有记录。
“据我们多年持续监测,它们的分布在武汉多点开花,种群数量逐年呈稳步增加态势。”颜军说,今年3月份记录到的数量有401只,可见这一珍稀物种对武汉湿地家园的高度认可,也侧面见证了近年武汉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近日天气转凉,武汉市观鸟协会开启2022年越冬青头潜鸭调查,可能会有更多发现。
豹澥湖是重要繁殖地 见证70只雏鸟长大
据介绍,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对繁殖地的要求更高,水域的开阔度、巢区隐蔽度、孤岛沙洲距水面的高度、潜水水域的深度、水质的清洁度、可供采食的水生生物丰富度等都是影响因子,堪称湿地“环境测评师”。
2014年、2019年、2022年,武汉分别在黄陂府河湿地祁家湾、光谷牛山湖和豹澥湖发现青头潜鸭繁殖行为的全链条或部分证据。全链条证据是指,从成鸟筑巢、产卵、孵化到雏鸟破壳、成长的过程,都被人们观察记录到。
“豹澥湖是目前武汉青头潜鸭繁殖成功率最高的区域。”颜军透露,他们通过红外相机等设备记录观察到,鸭蛋虽然会遭遇水淹、天敌威胁等破坏因素,但是平均10窝有8窝能孵出大部分雏鸟。至今年8月,他们已经累计发现有70只雏鸟长出飞羽,变为亚成鸟独立飞行,9月份进入集群活动阶段。
颜军表示,光谷豹澥街豹澥湖区域目前是武汉青头潜鸭的主要繁殖地,几乎都在湖边的虾塘里。他初步认为,可能跟吃得好、住得好有关,比如那儿生长有大片的茭白,利于筑巢。至于具体原因,有待通过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去发现。
此外,武汉市观鸟协会成员今年在光谷滨湖街牛山湖水域,观察到两窝、十几只青头潜鸭诞生。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王海芳 胡震
编辑:邵一玲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