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罗田县与浠水县交界处有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峰山,扼守长江出入大别山的要冲,连接浠水、罗田、英山、蕲春诸县,位置显要,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山顶有上万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堪称大别山地质公园之奇石馆,其中有块数十吨重的巨石状如猪头,当地人便用“猪头石”当做高峰山的别称,如今的猪头石已成网红打卡地。
10月23日,记者来到猪头石一探究竟。
大别山区“奇石馆”
驱车从罗田县城出发,往南开行约30分钟,就进入猪头石所在的高峰山。沿狭窄而崎岖的山间小路缓慢开行,路两边的绿色画廊让人流连。穿过层层叠叠的密林蜿蜒而上,约10分钟,便到达高峰山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横空出世的巨石,活灵活现地立于悬崖之上,颇似远古时期祭天仪式上猪头的形状。这块石头确实太大了,估计至少有30吨。
除了猪头石,山坡与树林间还有成千上万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圆溜溜,有的边角上翘,有的从中间裂开,有的像一条小船,有的像一块元宝,有的像南瓜,有的如龙潜山脊,有的似凌空飞鹰……
站在峰顶四望,群山如岛屿般环绕耸峙,山连着山,山外还是山,山间青松如盖,山下泉水淙淙,百鸟在树林间跳跃歌唱。
清晨,伫立猪头石上,透过层层轻纱般的薄雾往东方眺望,一轮火红的太阳在万山丛中冉冉升起,万道霞光瞬间普照大地,映出秀美的群山轮廓;夜晚伫立猪头石上,仰头可见银河两岸数不清的星斗,低头可听周围秋虫浅吟低唱,感受微风吹过松林传来的阵阵松涛声,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此地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每当四五月份连绵的春雨一下,树下、草丛、山坡,一堆堆的桔红色的枞树菇,捡都捡不完,用枞树菇煮当地的腊肉,绝配,是当地人餐桌上必点的美食。
“可惜今年遭遇大旱,山上虽有良好的小气候,花草树木都不会枯死,但枞树菇大大减少了”,白莲河乡土库村党支部书记贺正旺说。
张体学曾在此指挥过关键一役
猪头石周边山上留有太平天国时期的石龙寨、将军寨两座古寨,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当年的刀光剑影,可闻当年的鼓角铮鸣。
“这一带是鄂豫皖地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塞,地势显要,易守难攻。占据此地,可谓进可攻退可守”,黄冈市文化学者、黄冈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方华国说,高峰山位于浠水、罗田、英山、蕲春等县交界处,是浠水最北的一座高山,占据此地往南进攻,地势越来越低,几十公里内已无险可守,可一鼓作气攻到长江边;占据此地固守则易守难攻,足抵千军万马;从此地北退,可迅速消失于千里大别山的深山密林中。
正是这个原因,鄂豫边区五分区司令员张体学率部队在此打游击多年,并曾指挥关键一役,留下许多感人故事。
方华国介绍,1946年6月,为掩护新四军第五师主力部队突围,张体学率6000余人的鄂东独立二旅与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二师等数万人的队伍在大别山地区周旋多日,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张体学带领剩下的战士突出重围,来到猪头石一带坚持打游击,巧妙地利用这一带的地利,部队得到休整补充后投入新的战斗。
1947年9月,张体学改任鄂豫边区四分区司令员,主要任务是在大别山区发动群众,建立江南据点,配合刘邓大军南下。
当年10月,张体学率部从安徽霍山经英山、罗田往浠水三角山地区集结,准备参加刘邓大军在蕲春县组织的高山铺战役。部队在通往猪头石一带时,被国民党军咬住,敌军组织一个师的兵力,加上周围数县保安团,企图一口吃掉这颗搅得他们日夜不宁的眼中钉。
当晚,张体学率部来到古庙河与张家山交界的磨牛石一带准备休整一下,前面突然冒出一股敌人拦在山头,一挺机关枪挡住张体学部队必经之路。张体学命令一个侦察班绕到敌人背后,一排手榴弹下去,将国民党这股敌人全部消灭,带着部队快速到达猪头石,边休息边派人下山探路,发现敌人在山下已布成口袋,张体学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期间,国民党已组织浠水、罗田等数县保安团在通向浠水的香木河陈家竹林两边山上埋伏,罗田守敌国民党第七师516团赶往骆驼坳,在燕儿谷设下口袋,后面几千大军死死咬住。
当地老乡为张体学指明一条小道,可从猪头石外暗家沟秘密穿越。顾不上休整,张体学留下一个排阻击敌人,带着主力部队快速穿过暗家沟,又从两边守敌中间的张八塘穿浠水胡河,辗转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有惊无险地胜利到达三角山,随后,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会同大别山主力部队参加蕲春县高山铺战役,歼灭国民党整编四十师八十二旅1.7万多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追歼”计划。
白莲河乡土库村党支部书记贺正旺说,张体学留在猪头石山下担任阻击任务的一个排,为了拖住敌人拼尽全力,子弹全部打光,人员大都当场牺牲,两名身受重伤的战士突出重围后未能跑远先后牺牲。一个叫贺少祥的当地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埋葬了全部牺牲在当地的战士。身负重伤的两名战士一个在张家山古楼塆牺牲,2014年白莲河乡民政办为这位无名烈士立了碑;一个在土库村竹家山牺牲,2013年当地政府将这位烈士的遗骨迁往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安葬。
据现年88岁的叶青元老人介绍,1947年的那个秋天,他13岁,见证了这次惊心动魄的大突围。张体学的部队纪律严明,他家当时种了一亩多甘蔗田,正成熟待割,部队在此一天一夜,甘蔗没少一根。张体学突围后,荷枪实弹的国民党追兵从猪头石经过,先后走了3天,估计有数万人。
今年6月13日,张体学的儿子、原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张牢生到猪头石追寻先辈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聊起当年的话题,感叹唏嘘,亲笔题写“红色猪头石”5个大字。
大别山的会客厅已成网红打卡地
不知从何时起,猪头石恍然变成鄂东地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就有数不清的网红从全国各地赶来打卡,一睹巧夺天工的巨石风采。
“从黄冈市大的旅游格局看,猪头石位于浠水、罗田交界处,离英山、蕲春两县的距离也非常近,薄刀峰、天堂寨、斗方山、三角山、吴家山、黄州东坡……黄冈市大多数3A、4A景区,都在其50公里覆盖范围。”黄冈市文旅局副局长刘海介绍,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猪头石既可作为大别山的会客厅,也可成为开启大别山旅游的门户。
除了位置独特,猪头石与周边景区显著不同的特色就是这里有数不清的造型千奇百怪的球型风化石。这座山上花岗岩多且大都裸露,因常年云雾笼罩,雨水充沛,山石经亿万斯年之日月映照,风雨吹洗,雷电冲击,使此地每块奇石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密码,鬼斧神工,天下独绝。
方华国说,这些石头是大别山地质公园的盆景,每块石头都是一个故事,可观赏性、游览性非常好。同时,这些石阵稍加修饰就可做成碑林和摩崖石刻,在此基础上打造书画临摹基地,将此处风景赋予文化内涵,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可观。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世民 陈钦
编辑:邵一玲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