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走高的菜价开始“退烧”了。9月6日一早,不少市民买菜时发现,前几天卖15元一斤的豆角已降至8元,6元一斤的毛白菜降至5元,生菜、芹菜等品种每斤均价下降1-2元。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蔬菜保供6日动态专报显示,从12个监测主要蔬菜品种数据来看,除茄子上涨3.2%以外,蔬菜批发价格整体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包菜,环比下降37.5%。
记者了解到,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包括平原丘陵生产换茬、高温干旱减产、采收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等。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武汉市组建主要“菜篮子”产品保供企业名录,组织各蔬菜产区抢收抢种,协调多部门畅通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据9月5日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全省在田蔬菜604.68万亩,同比增9.08万亩,从8月下旬起日均产量16万吨,“菜篮子”供应充足。
积极抗旱 应对“秋淡”
8月28日,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加紧分拣、打包新采摘的红辣椒,准备发往武汉、长沙、厦门等地批发市场。
梁山村拥有独特的高山环境和气候,适宜辣椒、白菜等蔬菜及中药材生长。连日来,合作社组织60余名周边农民,轮班错时采摘,加快抢收进度。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红椒采摘期将持续到9月底,预计今年产量将超75万公斤。
湖北是蔬菜大省,年产量420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第六。每年七八九月,平原丘陵地区蔬菜规律性进入夏秋交替档期,出产量和供应量相较于春夏两季明显减少,也就是“秋淡”。
“秋淡”季节,高山地区和冷凉地区蔬菜成为市场主力。来自长阳、五峰、宜都、利川等高海拔地区的甘蓝、大白菜、萝卜、番茄、辣椒、四季豆源源不断“下山”。加之城郊地区的红苋菜、小白菜、大白菜秧等快生菜及特色莲藕上市,目前地产蔬菜种类多达10余种。此外,来自云南、山东、海南的特菜品种也涌向武汉市场。
今夏,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整个南方部分地产蔬菜供应偏紧。市场紧俏,武汉市场菜价一度走高。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情况调度,加大市场供应,部署抢种抢收——
加强在田高山蔬菜管理。面对旱情,产区千方百计“找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同时通过采取覆盖地布、遮阳网和喷施微肥等措施,保障蔬菜生长,抓紧采收。高山蔬菜不但满足省内供给,还调往东部和南部。
抢种生长期25天到30天左右的快生蔬菜。自7月7日“出梅”以来,每天7000多亩快生菜种子“下地”。仅武汉市,近期将会有红苋菜、小白菜、大白菜秧、油麦菜等6万亩快生菜上市。
畅通蔬菜进城“最初一公里”
“嘀嘀嘀……”6日上午9时,记者在武汉市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正有序进场。“今天送货方便多了。上周进市场大门排队排了4个小时!”一位山东司机对记者说道。
蔬菜鲜活易腐,不易储存,并且价格敏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各地摸清在田蔬菜种类、面积、产量,定期调度,准确掌握本地需求、外调能力和购入需求,统筹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布主要蔬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稳定市场预期。会同武汉市建立重要“菜篮子”产品保供名单近700家,协调多部门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蔬菜快速有序流通。
日前,受疫情影响,武汉市黄陂汉口北四季美农贸市场被封,白沙洲市场流通压力急剧增大,市场多个进出口也因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封闭,大量送货和进货车辆在市场周边排队等候。9月4日上午,省市农业部门在白沙洲市场察看稳产保供情况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调洪山区委区政府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车辆入口,优化核酸查验流程,蔬菜进城“最初一公里”提速。
超三成秋季蔬菜种苗已下田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来临,蔬菜的市场需求量还将继续保持旺盛。此前的高温干旱天气,对秋季蔬菜育苗移栽带来不小影响。随着天气转凉,各大产区抓住有利时节抢播抢种,确保更多应季蔬菜及时供应上市。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凤凰观村,村民们每天7时就钻进育苗大棚生产蔬菜等穴盘苗。4日以来,我省白天最高气温又升至35摄氏度。工人们每天多次喷水保墒,提高种苗存活率。
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街八向大队,8月底栽下的黄瓜苗长势正旺。街道办工作人员每天走访农户,了解蔬菜生产用水情况,做好服务保障。
目前,全省甘蓝、花菜育苗已全部到位,秋黄瓜、秋辣椒、秋番茄正陆续移栽中,秋大白菜、萝卜、茼蒿依次播种中,蔬菜秋播进度已超三成。
湖北省蔬菜办主任袁尚勇分析,随着新一轮地产蔬菜大量进入市场,可进一步减少外地蔬菜调运量,蔬菜批发价格近期有望进一步下行。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舆情信息,加大生产调度,加强生产指导,做好流通协调,并及时通过媒体发布“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情况,让农民安心种菜、市民放心吃菜。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胡曼 孔剑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