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田里的布衣“教授”

“这一季小龙虾收完了,接下来就是水稻。”近日,在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顾畈村的虾稻田里,一位穿着朴实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就是被村民称为“布衣教授”的王先钱。

王先钱是理工科出身的高级工程师,在外工作多年,但是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回到农村干点事。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新洲区辛冲街顾畈村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地有机质充足,非常适宜发展虾稻综合种养,于是在2019年,投资280万元在顾畈村开发虾稻综合种养,流转土地1100多亩,其中开荒复垦面积达850亩,并创建顾畈村有机虾稻米品牌,主打生态、绿色、有机、无公害,每亩有机稻产量达到800斤,小龙虾产量达到300斤,行销全国,供不应求。

一季水稻、两季龙虾,虾稻联产的新模式让“小水塘”产生了“大效益”,亩产值可达3000元,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以上,为当地村民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

新洲区辛冲街顾畈村村民向会新告诉记者:“我长期在这里打工,每月收入4000多块,一年下来有四五万块钱,也可以照顾家里。”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王先钱又追加投资500万元,成立了武汉归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大米加工设施,包括精米年加工能力3000吨加工装置和日200吨稻谷烘干装置以及1000平米稻谷自然晒场。目前基建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于2022年9月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王教授2019年来顾畈村投资虾稻产业,3年多时间把顾畈村所有撂荒土地整平,使顾畈村大变样。常年在归园公司打工的村民有20多人,人均收入3万元。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村支书吴江能对记者说道。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履行党员义务,2022年,经过个人申请,支部同意,王先钱将党组织关系从武汉常青花园社区转到顾畈村党支部。“我作为一名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及义务,在顾畈村进行农业产业开发这几年,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重点放在撂荒整治,环境改善,扩大村民家门口就业,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所做的一切也得到了顾畈村及周边村民的认可。”王先钱告诉记者。

通过土地复耕开发稻虾种养项目,乡村田地变得平坦开阔,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在顾畈村虾稻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上,王先钱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向周边村辐射,在辛冲街洪岗村、蔡院村以及邾城街章兴村分别新开荒复垦土地500多亩,大部分已种植虾稻。王先钱还担任了担任武汉市小龙虾养殖协会副会长,创建新洲区小龙虾养殖交流群,为全区小龙虾养殖户义务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服务人数76人。

为达到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生态循环,2022年,王先钱与中国岛本酵素研究所共同合作研发,通过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生物手段变为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率的功能饲料,让生产的虾和稻更加绿色生态。

有了好产品,如何扩宽销路,卖出好价钱一直是压在王先钱心里的大石头。2022年,经新洲区辛冲街道申报、区级审批和推荐,顾畈村所属的辛冲周河片区联合党委与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承诺今年将帮助销售200吨精品大米,并帮助搭建订单式农业销售模式,解决粮食的销售难题。

王先钱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归园科技公司拥有高学历人才5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一项。2022年,他被授予新洲区“问津英才·乡土人才”称号。

关于下一步的打算,王先钱告诉记者:“我们将扩大产品销售,打造特色品牌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实村企联营,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湖北日报

编辑:李金霞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