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8月16日,省委网信办和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办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
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作为农业大市,黄冈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该市不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试点。今年上半年,该市夏粮总产14.5万吨,同比增长1.37%;蔬菜总产170万吨,同比增长4.3%;整治撂荒地复耕复种1.64万亩。近日,记者走进黄冈田间地头,感受数字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机器测田 飞播作业
“去年早稻平均亩产为860斤左右,今年达到910斤左右,亩均增产50斤,3200亩早稻共增产16万斤。”8月10日,浠水县汪岗镇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金安喜上眉梢:“增产源于机器换人作业方式的转变!”
一台飞播机替代50名人工
黄金安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台白色M500型无人巡航飞机。“这样一台无人机,加上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和高清相机,一共要6万多元。”黄金安介绍。
这台设备,对水稻种植究竟有何妙用?黄金安打开手机上一段不久前拍摄的短视频,演示了他的种田新方式:田间地头,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手甘凯轻点遥控器屏幕,M500型无人巡航飞机平稳起飞,对需要作业的田块进行测量,很快绘制出田块的地图。完成绘图作业后,甘凯收回无人巡航飞机,通过手机无人智慧系统,启动P100型飞播机,飞播机搭载稻种,根据巡航机绘制的地图,在田块上方进行“井”字形自动播撒作业,作业完成后,飞播机自动返回起飞点,全程无需操控。
“白天太阳大,气温高,播撒的稻种没扎根,不易成活,我们大多选择在晚上播,一晚上可播500亩左右。”甘凯介绍,“一台飞播机可替代50名人工,只要风力在3级以下都可作业。飞播精准度达到±2.5厘米,疏密度更均匀,受作业环境影响更小。”
飞播破解双季稻轮作瓶颈
从2014年回乡创业,创办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已44岁的黄金安已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8年。
从传统的人工插秧,到如今飞播技术的应用,作业方式的更新,让他感慨良多——
刚回乡创业时,基本靠人工插秧方式种植水稻,请一个插秧工一天需要150元,后来涨到200元,现在300元都请不到人。2017年,因请不到插秧工,他有70亩已整理好的水田撂了荒,损失好几万元。2017年以后,他开始采用人工背着播撒器播撒和机播方式作业。
黄金安介绍,这两种作业方式各有弊端,人工背着播撒器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一台播撒器加上稻种的重量达70斤,人工成本大概是150元/人/天,一天能播20亩左右,请工难。机播虽然一天能播70亩左右,但泥脚深度较大的田块无法采用这种方式作业。另外,机播作业疏密度不均,一些边边角角无法播撒到位,造成亩产不高。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他流转的6300多亩地,绝大多数只能种植一季稻,双季稻轮作无法大面积推广。随着飞播技术成熟,双季稻轮作的瓶颈得以破解。今年,他投入40多万元,购买了2台无人巡航机和5台飞播机,首次将双季稻轮作面积扩大到3000多亩。
“飞播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效率的极大提升,而且人工成本大大下降,每亩仅需20元,是人工播撒的1/10,机播的1/5,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基本解决撂荒地无人耕种的问题。”黄金安说。
首个无人智慧农场将投运
“机器换人”不仅体现在播种环节,从打田到收割,全流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今年,黄金安在浠水县智慧农业试点项目的支持下,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了机耕和收割作业的“无人驾驶”。
“只要设定好程序,机器就能按照程序完成作业,一名操作手可同时操作两台机耕拖拉机或收割机,收割机仓满自动提示预警。目前,无人驾驶机耕拖拉机和收割机还处于试应用阶段,不是很成熟。”黄金安说。
今年3月,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进行“无人农场”试点,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以智能化作业代替繁重的人工劳作,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管理。该项目投资500万元,目前,500亩试验田前端探测设备已全部完成安装,正在采集土壤、气候、水文等环境信息和基础数据。今年10月,黄冈首个无人智慧农场将投入试运行。
万亩蓝莓 精准滴灌
8月12日,烈日炙烤着大地。黄梅县独山镇黎岭村千亩蓝莓基地,管理人员刘卫国正在巡查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运行情况。蓝莓树下,一条条黑色滴灌带纵横交错,如同毛细血管,滋养着整片蓝莓林。
“水肥自动一体化滴灌系统,是一种精准灌溉与施肥高度融合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借助地形自然落差,通过管道实现定时定量滴灌,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防虫药剂等。通过该系统,既可以精准滴水,也可以高效施肥。”刘卫国介绍。
“我们蓝莓基地主要涉及黄梅县独山镇、停前镇,总面积11000余亩,公司陆续投入1600余万元,实现了蓝莓基地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全覆盖。”黄梅县紫玉蓝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说。
刘涛算了笔账:一亩地,用水量上,漫灌需要50立方米,滴灌只需3立方米;时间上,漫灌需要3小时,滴灌只需要1小时。
“今年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晴热天气,蓝莓是浅根性植物,生长更易受到热害干旱影响。我们精打细算,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刘涛补充道,该项技术不仅提升效率、有效节水,同时还把灌溉、施肥融为一体,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溶解好的肥料导入其中,使得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实现节肥增产。
“比传统农业相比,该系统可节水节肥30%-50%,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还能减少劳动用工,减轻农作物病害发生。”在离基地不远处的泵房内,刘涛指着轰隆作响的水肥一体化电动机说,“往年我需要4到5名工人,如今只需一名工人,在施肥管里加点肥料,启动机器就可以了。”
“下一步,我们打算安装物联网系统和监测系统。届时拿起手机,随时远程控制滴灌系统,想灌哪片就灌哪片,更加精准科学。”刘涛说。
蔬菜大棚 智慧大脑
“这个是智能水肥一体机,它可根据大棚内土壤的湿度,自动浇水,一个小时滴灌一个大棚。同样面积,过去人工浇水,需要一天。”8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管理员郑朋飞一边介绍种植情况,一边演示大棚智能操控。
示范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总规划5000亩,一期完成大棚建设500亩,66座智能温室大棚一字排开,如列方阵。
叶路洲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江心洲,四面环水,全域3万亩,土地肥沃,没污染,适合大面积种植有机蔬菜等农作物。2020年,湖北齐安国投公司牵手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成立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叶路洲土地打造智慧蔬菜种植示范园。
大棚内,一块环境采集系统显示屏上,数值不停跳动,包含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指标。郑朋飞说,每个智能温室大棚面积约4亩,投资70万元左右,装有多个传感器,配有卷帘控制柜、智能水肥一体机、植物补光灯等智能化设施,可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生长环境中。
以防风透气为例,轻轻一按防风控制器,大棚薄膜就自动打开或关闭,如果是人工操作,150米长的大棚要来回拉扯绳索300次以上。
“这就是物联网,精准管理、智能控制,每个大棚只需1个人管理,节约60%劳动力,产量比普通大棚高40%左右。”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技术员孟庆海说,以水肥灌溉为例,传统大棚何时施肥、何时灌溉、施多少肥、浇多少水,都是根据种植经验而定,容易出现超量或不足;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土壤数据,当土壤水分含量到达触发灌溉数值时,水肥一体机自动浇灌、量好为止。
目前,示范园所有大棚都在“闷棚”——用高温杀死细菌和杂草,发酵有机肥,改善土壤。郑朋飞说,今年上一茬大棚蔬菜全部销往江浙沪地区的大型商超,供不应求。8月底开始种上新一茬蔬菜,包括杭椒、尖椒、西红柿、茄子等,订单来自南京、武汉等地,“正常情况下,每个大棚年收益20万元,相当于每亩收入5万元。”
智能化种植蔬菜在叶路洲不是个例。去年7月落户的盛达绿洲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2000亩,已建成两座1万平方米的连栋膜棚、4000平方米的智能化立体栽培展示馆,应用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让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智能车间”。
堵城镇党委书记徐珂说,叶路洲已种有万亩蔬菜,着眼建设黄冈市现代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该镇持续引导市场主体给蔬菜大棚装上“智慧大脑”,培训本地农民学习蔬菜种植技术,通过承包大棚、劳务入股等多种形式,携手从“汗水农业”迈向“掌上农业”。
近万名“大小网格长”家门口服务居民——
人在“网”中走 事在“格”中办
今年6月,黄梅县小池镇中垏村小网格长张徐,发现二组居民张某与本组居民张某因责任田交界问题发生矛盾纠纷,马上通过电话向村大网格长反映,大网格长联系包组干部实地进行核实并组织双方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就此消弭于无形。张徐随后将处置前后情况拍照上传至“平安黄梅我奉献”大小网格服务平台。
今年来,黄梅织密网格治理单元,探索“大小网格长”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全县9284名“大小网格长”将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细化网格管理,破解基层人手不足
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下辖16个乡镇,总人口达到102.71万人,人口基数大,社会治理情况复杂。
黄梅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洪斌坦言,原有的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网格管理范围过大,网格员配备严重不足、责任不清,管理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联系服务群众、排查上报信息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对症下药,该县将全县488个村(社区)大网格,以25户居民为一个单元,细分成8796个小网格,从“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党员干部、小组干部、无职党员、村(社区)志愿者和的群众代表中,推选一人担任“小网格长”,组建大小网格居民微信服务群微治理单元9284个,服务覆盖23万户居民,占全县总人口的92%。
“通过细化网格管理,解决了社区人手不足的问题,效率也大大提高。”社区干部石小芳说,“就拿疫情防控的流调排查工作来说,过去3天的工作量,现在分解到大小网格长,5小时不到即可完成。”
建长效机制激发治理活力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大小网格长”活力?
李洪斌介绍,除每年按网格化管理统一部署安排的450余万元保障经费外,黄梅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对小网格长给予话费补贴。“我们还建立正向加分、反向减分、积分兑换奖励制度,对大小网格长考核实行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报,调动大小网格长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不仅如此,黄梅还定期开展大小网格长在线业务培训,建立大小网格长替补梯队,用于替补离职或不能胜任岗位的大小网格长,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今年上半年,黄梅通过“大小网格长”排查发现矛盾纠纷、民情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共1596件,解决率达95%,促进了矛盾纠纷调处由“事后调”向“事前控”转变。
力争让人人都成为网格员
“户外广告牌损毁,出现安全隐患。”6月初,黄梅县城西社区小网格长王丽发现一块户外广告牌破损,随手一拍,通过企业微信平台拍照上传至“平安黄梅我奉献”大小网格服务平台。
该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收到上报信息后,将任务发送县城管部门,城管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处置,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
“在以前,很难想象这么快解决群众的问题。”黄梅县综治中心负责人胡习军说,下一步,还将建立“随手报、微激励”机制,鼓励群众对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见义勇为、好人好事等信息进行上报,让人人都成为网格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目标。
“平安黄梅我奉献”大小网格服务平台开设巡查上报、居民上报、重点人员走访、矛盾排查化解等专栏,通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立起“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和“上报、受理、分流、办理、督办”工作闭环,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着力将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前端。
麻城推出“电商百人”培养计划
“第一天直播2个小时就卖了63单农产品,收获满满!”8月2日下午,为期10天的麻城“电商百人”第二期短视频直播培训班结束后,90后宝妈李燕涛展示她的实战成果。
麻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农产品资源。近年来,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推动下,电商得到蓬勃发展。全市累计举办电商人才培训232期,参加培训人数达29170人次,带动4.6万人就业创业。麻城“江校长美食推荐”就是通过培训产生的本土网红,仅一年时间,粉丝由2万人增至25万人,年销农产品574.6万元,带动20余人创业就业。
今年,该市又重点推出“电商百人”培养计划,建立以“电商带货达人”为核心,“1+N电商直播带货基地”为抓手,本土电商创业达人培育孵化为支撑的“电商百人”短视频直播产业链体系。此次培训重点普及了农产品短视频生产技术和直播带货技术,辅导学员做好“三农”带货主播的人设IP设计,帮助他们掌握账号定位、精准起号、内容创作、数据化选品、直播策划、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并组织地标优品企业为学员实操提供优质农特产品,检验培训成果。
该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绍厚介绍,下一步,将在一年内建成2个麻城市电商创业直播基地、3个原产地直播基地和5个旅游直播基地,再培育100名电商直播创业人才,通过开展系列培训,着力打造“有人才孵化基地、有电商直播人才、有达人直播产品、有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四有”电商创业模式。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邵一玲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