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态塘渠+人工湿地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采用生态沟渠、生态塘和人工湿地等多个工艺单元来构建复合系统,净化集中排放的养殖尾水,处理后的净水用于池塘补水。该模式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转维护费用低、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特点。生态塘渠+人工湿地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设施总面积通常为养殖总面积的6%-10%。

尾水处理模式示意图

(二)技术要点

1.净化单元

(1)生态沟渠

可新建或利用现有排水沟渠,用于输送尾水,去除尾水中大部分固体悬浮物。沟渠坡岸原则上不硬化,沟渠中布设人工生物填料或种植水生植物,沟渠宽度2.0-5.0米,渠深1.5-2.0米。

(2)生态塘

主要调节尾水水质和水量,初步净化尾水。生态塘构建可利用现有鱼塘,深浅结合,浅水部分种植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浮水植物(荇菜、芡实、菱、睡莲等)、挺水植物(茭白、鸢尾、美人蕉等),投放滤食性鱼类、螺、贝、青虾等水生动物。生态塘面积占尾水净化区面积的40%-60%。

(3)强化潜流人工湿地

主要用于强化脱氮除磷,深度净化尾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建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或者复合型人工湿地,构建好氧、缺氧、厌氧交替的多功能层,形成根系、基质、微生物梯度分布,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基质可选用均匀粒径的碎石、砾石、卵石、沸石、石灰石或建筑废弃石块等,植物为伞草、香蒲、水葱、茭白、水芹、再力花等。湿地池深1.0-1.5米,面积一般占净化区面积的10%-20%。也可采用稻田系统作为生态湿地。

(4)表面流湿地

主要用于稳定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养殖用水和排水。可结合现状构建一些小岛屿,池深应深浅结合,维持一定的水层深度(0.2-0.5米),种植水生植物(如苦草、黑藻、水葱、香蒲、茭白等)。面积一般占净化区面积的30%-40%。

2.配套设施

尾水提升泵3台(潜水泵,两用一备),将生态沟渠或生态塘收集的尾水提升至湿地等后续净化单元处理,功率和扬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配套增氧机布设在生态塘和表面流湿地中,数量2-3个/公顷,功率不低于0.2千瓦/亩。

3.植物种植

净化区的植物种植一般在春季种植,采用移栽幼苗或成株的方式,种植密度6-12株/平方米。生态塘和表流湿地的植物种植时先降低水位,种完成活后逐步提升水位。

4.调试运行

调试阶段保证系统微生物驯化和植物生长,植物死亡及时补种,运行初期可在湿地单元投加微生物制剂,提高湿地处理效果。

根据尾水排水和系统运行处理的状况,调节生态塘、湿地等单元的水位,湿地出水口设置成可调式弯头出水。

5.循环回用

在生产时节,可以利用净化区出水作为池塘补水,使养殖池塘的维持一定换水量,确保池塘水体洁净。排出的水进入尾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

6.病害防治

针对尾水处理系统植物出现的病害情况及时处理。

(三)适宜区域

适用于平原湖区或丘陵地区集中连片的池塘或水产养殖场(200亩规模以上)。

(四)注意事项

1.安排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对设施设备的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

2.定期清除杂草和枯死植株,并及时补植。适时(如秋末初冬)收割湿地植物,保证尾水处理系统的良性运行。

3.适时进行水位调节,保证尾水处理系统不出现雍水和端淹没现象,暴雨时及时调节水位。

4.定期对湿地单元排空检修,停床轮作,预防湿地堵塞的发生。可在尾水处理负荷水量小的季节进行,每1-2年排空一次。

5.定期对经济型水生植物和放养的鱼虾进行收割和捕捞,并投入适量种苗。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系人:张义)。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编辑:刘昭恒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