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个个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创新下,非遗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8月3日,由巨量引擎、字节公益等发起的“焕新非遗”采风行动走进武汉,感受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九道工序方成药膏
3日一早,叶开泰国医堂里,不少市民前来挂号就诊。叶开泰大师工作室内,紫铜锅等药材熬制工具整齐排开,九秘膏方技艺传承人张新华正在炉前熬制患者的特色药膏。
叶开泰是有着近400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曾与同仁堂、陈李济、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国四大药号”。九秘膏方是叶开泰中药制剂方法的核心工艺之一,一料膏方的熬制需要历经“选、炙、洗、泡、煎、滤、密、炼、收”九道工序,从事中药制剂工作已经40余年的张新华早已得心应手。
“药膏的制作可是有讲究的,每一步都要到位。”张新华说,自己经常站着熬上一天,随时关注每口锅里的情况,不时就得进行搅拌。
手工泛丸也是叶开泰的传统绝技,起母、加大、盖面、干燥、包衣等工序每一步都需精益求精方能保证药性。
去年,“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传统非遗文化,叶开泰国医堂内设立了各种技艺工作室,通过中医名师、非遗传承人亲传授徒的形式,将叶开泰传统中医诊疗手法及中药炮制技艺传授下去。
一双巧手捏出百态
神态威严的关公、斩妖除秽的钟馗……在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武汉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刘洁的工作室壹栗坊内,琳琅满目的面塑作品个个色彩明丽、栩栩如生。
面塑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彩色捏塑艺术,有民间传统艺术“活化石”之称。20多年来,刘洁坚持用一双巧手传承非遗技艺。
“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中部城市,南来北往的面塑艺人在这里融汇互鉴,兼容南北所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汉面塑工艺。”刘洁介绍,面塑艺人不需要画底稿,一切人物形象都在心中,其中最难做的是人物,人物最难做的则是头部,“比如,关公忠信仁勇义的特征就主要通过精气神体现出来。”
刘洁现场展示了关公面塑的过程。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用小塑刀轻轻点、切、刻,不一会,一个栩栩如生的关公头部面塑便完成了。
工作室橱窗里,还陈列着疫情之初刘洁创作的钟馗面塑《斩妖除秽·天师祥福》,以及结合非遗文化四季美汤包创作的面塑作品。此外,他还创作了《昭君出塞》《屈原》《西楚霸王》《琴台遇知音》等反映荆楚文化的面塑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让面塑这门非遗技艺走向世界。
“面塑技艺的传承,需要创新和发掘新市场。”刘洁说,他在抖音上开通了账号,有空时会分享面塑作品、创作心得,希望有更多人爱上面塑并且加入进来。
重拾技艺让老字号复兴
“我做油纸伞不是把它当成一门生意,而是一种情怀和传承。”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苏峰说。
苏恒泰油纸伞是湖北老字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64年,“苏恒泰”伞店在老汉口汉正街创立,以优质耐用著称。然而,随着现代伞的流行,油纸伞慢慢退出市场,老字号“苏恒泰”也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苏峰的父亲临终前留下了复兴油纸伞的遗愿,2005年,苏峰开始学习制伞工艺并苦心钻研,将这门手艺传了下来。
“苏恒泰油纸伞不仅有湖南伞的牢固、苏杭伞的精致,还结合了湖北伞的抗风性,实用又美观。”苏峰介绍,伞的制作要经过70多道工序,选用湖南常德的桐油、湖北罗田的柿漆、陕西的陨皮纸、湖南茶陵的竹子等上等材料。一般雨伞的伞骨是8-12根,而苏恒泰油纸伞有64根,可扛住六级大风。
“现在生活中基本用不到油纸伞,但它却承载着家族记忆和千年的文化记忆,必须坚持做下去。”现在,每一把油纸伞苏峰都亲自选材制作,由于工序复杂,一年只能制作30把左右。他还在传统工艺中探索创新,伞面绘画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以伞为载体把故事传递下去。
非遗文化需要被看见、被激活、被传承。去年底起,巨量引擎联合字节公益、今日头条文史频道等发起“焕新非遗”公益行动,通过联动政府、媒体、商家和大众,共同为非遗保护助力,推动非遗产业化进程。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